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河北"粮改饲":"卖青贮玉米省事儿又增收"


“种养双赢”粮改饲
  开栏的话:粮改饲是农业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部署。自2015年起,农业部联合财政部在10个省启动实施了粮改饲试点工作,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为反映各地粮改饲“种养双赢”成效,本报日前派出记者赴河北、山东、黑龙江、云南、甘肃五省采访调研。从今天起陆续刊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李杰
  “存良给村民办了件好事儿!”10月23日,河北省行唐县白朳村村民听说记者找靳存良,一边指路一边夸奖“老靳”。
  “夏天种玉米时,俺撮合村民与养殖场签订收购合同,没等玉米秆发黄,养殖场的机器就来了,连秆带穗粉碎拉走,每亩给700到750块钱,乡亲们都觉得划算。”白朳村村民靳存良解释说,“全村2300多口人,2/3的玉米田被‘订单’收割,既省了村民们费时费力的收获活计,又让村民多挣了钱。”
  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立安说,白朳村的事儿就是“粮改饲”项目。今年,全省落实该项目面积达200多万亩,其中“万亩示范区23个,千亩示范片276个”,仅行唐县、定州市、故城县等13个“粮改饲”试点县市,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饲用小黑麦等优质饲草料面积达到72万亩以上,促进了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和谐发展,保证农民持续增收。
  “每亩多收入100多元
  ”“今年玉米价格贱,地头上收的整穗玉米才(每斤)3毛钱,1亩田还卖不到700元。而卖给养殖场是每亩700到750元,还省了掰玉米、运送、晾晒、脱粒、粉秸秆等。”靳存良说,机械粉碎秸秆每亩50元,雇人掰玉米每亩100元,仅算这两项“卖青贮玉米比自己收获节本增收150元钱”。靳存良种了10亩玉米,这样算账就增收1500元左右。
  “今年玉米授粉时,气温高,又赶上了大雨,玉米秆长势挺好,可籽粒就不如往年了。”在定州市沙流村,村民李增会对记者说,现在养殖场都收购青贮玉米了,市场上玉米价格低迷,六七毛钱1斤都没人收,周边村庄农户都“排着队”卖青贮玉米,每亩750元,“比自己卖玉米强多了”。
  据行唐县畜牧总站站长温少辉介绍,在该县政府部门指导下,由玉米种植户选派代表签订种植收购协议,规定收贮单位青贮作业时,依据当年市场价灵活确定价格,并做到应收尽收,既保障了收贮单位和种植户双方的利益,又避免了矛盾的产生。经过两年来的实践,这份灵活性的协议,实现了种植户和养殖户双方合理的利益分配,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
  “2016年,全县101个牛羊养殖场区与周边村庄签订种植合同120余份,协议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行唐县副县长高文成说,项目实施后,预计降低农民收割、运输等环节费用1000万元以上,增加收割、运输效益1200余万元,全县农户增收降本4200万元以上,还节约了劳动力,避免了秸秆焚烧致使大气污染的事件发生。
  “奶牛奶质好,肉牛长得快”
  “原来喂‘黄贮(即将掰去玉米的黄色秸秆粉碎,在适宜的温度和厌氧环境下发酵)+精料’,现在喂全株青贮玉米,加精料的比例也小了。从实践看,奶牛爱吃青贮,产奶量和奶质都提高了。”在行唐县旺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一排排牛舍,青贮库密封良好。从青贮库的开槽处,显露出来的饲料泛着淡绿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酸味和青草香味。该合作社理事长张国拴说,目前场里奶牛650头,其中泌乳牛225头,奶牛日产奶量达29公斤以上,饲喂苜蓿干草和全株青贮玉米。
  随后,记者参观了行唐县玉恒奶牛养殖场、宏远奶牛养殖场及定州市伊人牧业养殖场、万源奶牛养殖场、首农畜牧业养殖基地。首农畜牧业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志快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基地情况。他说:“该养殖场全部使用全株青贮玉米、苜蓿和精料,奶牛日产奶量达30公斤,乳蛋白率达3.35%,鲜奶脂肪含量达4.0%,可以说鲜奶质量、产量都提高了不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奶牛 饲料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