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6〕2号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6月,《农田水利条例》正式公布,规定农田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并明确农田灌溉用水应当合理确定水价,实行有偿使用、计量收费,通过市场机制和水价政策促进农业节水。《条例》还提出在灌区范围内实行计划用水,加强对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监测,防止农业面源污染,鼓励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措施。
土是农业之本,水是农业之基。今天的中国农业,“水”和“肥”是休戚相关,不可分割的两个热点话题。《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剑锋直指科学利用水平较低、浪费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用水领域。行业认为,推进中的农业水价改革势必为水肥一体化相关企业带来重大利好。大力推广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农机农艺节水技术,将迅速拉动对节水设备的需求,灌溉设施生产企业发展空间巨大。
而在《农田水利条例》发布后,有行业人士提出:国家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也是在为节水农业推广开辟通道。“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将将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亿亩。如果说灌溉设施是农业的骨骼,水资源是农业的血液,那么化肥、农药无疑是其成长必须的营养元素。节水农业设施先行,随之而来的则是水溶肥、液体肥乃至原料肥行业的巨大商机。
此外,今年5月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关于资源税改革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就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有关事项做出具体安排,针对现行资源税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逐步扩大征税范围,全面推开从价计征方式,全面清理收费基金,合理确定税率水平,合理设置税收优惠政策的总体部署。“从量”到“从价”的改变或将颠覆农资行业对于现有资源的价值判断和开发利用的具体方式,也势必对农资行业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内磷肥企业认为,新资源税有望引导国内磷矿资源开发从“采富弃贫”走向科学理性,钾肥企业则表示,资源税改革在短期内为低谷中的行业“松绑”,税费额度取决于市场让企业在调整产品价格时多了一重考量。
高成本 倒逼企业苦练内功
从政策保护的温室中走出,农资产业需要尽快走向市场化之路,但是目前尚处于转型阶段,新政策的调整已经给行业提出了巨大考验,市场化之路又冒出了一些归属于市场的“突发状况”,风雨间使得一些化肥企业越受挫折越壮大,也使得一些不再适应的企业退出舞台。,
从9月21日起,《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正式执行。根据新规定,六轴及六轴以上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不得超过49吨;而之前规定六轴及以上车辆总重量不超过55吨。这意味着在车皮净重相同的情况下,运货量将减少6吨。这将变向调涨运费单价,甚至有市场人士测算涨幅可达20%—30%,一般会控制在15%以内。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政策出台后,化肥汽运成本必将上涨,这对于艰难度日的化肥产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区域差价越来越小,随着公路运输成本的增加,部分企业或将增加铁路运输和海运的运输量,同时或将促进部分企业跨区并购发展。
临近冬季,煤炭涨价。随着我国对于煤炭过剩产能的淘汰和调整,今年下半年冰冷的煤炭产业开始回暖,从今年8月以来,我国煤炭价格实现多连增,涨幅在50—100元/吨,一时之间,煤炭价格来势汹汹,对下游企业影响颇深。目前国内近七成以上的尿素企业以煤为生产原料,而煤炭价格上涨最直接影响的是尿素生产企业。从8月下旬开始,尿素价格总体回升,主要得益于尿素企业开工率低,大概在55%左右,去产能作用开始凸显;另一方面得益于煤炭价格的上涨,直接拉动了尿素的出厂价格。但是煤炭涨价在有些企业眼里是利好,但在有些企业面前却是极大的调整,因为煤炭直接导致企业成本上涨100元/吨,但是市场上普遍涨价也就20元/吨左右,价格上涨并没有和成本形成正比。据统计,今年氮肥制造业上半年亏损4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亏了37亿元,数字惊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1-08/26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