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笔者主持“全国玉米种植区划”国家重点研究课题,1992年编辑出版《中国玉米种植区划》专著,其中缺少青海及台湾玉米资料。进入新世纪,笔者看到青海发展玉米生产的信息,决定去青海看一看。当前青海玉米生产与畜牧联动,而且适应了积温不足的先天条件,青贮玉米发展有声有色。
积温不足套种为主
仲夏8月,北京最高气温36℃;乘飞机直达兰州中川机场,最高气温降至30℃;再驱车至青海西宁,最高气温骤降至26℃。据称,这是青海常年的最高气温了。天高气爽,温度适宜,青海湖游人如织。不过,温度偏低和积温不足,也是青海发展玉米生产的限制因素。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高原、大山、盆地、丘陵、平滩及河谷地,为长江、黄河之源。东部黄河、湟水流域和西部柴达木盆地适于发展农业。
青海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祁连山、昆仑山冰川广布,水资源丰富。青海适宜种植性喜温凉的农作物,如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莱和蔬菜等,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9月底至10月上旬收获。
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负责人介绍,20世纪90年代试种玉米,主要在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川水地区,如黄河流域的尖扎、化隆、循化,湟水流域的民和、乐都、平安和西宁市等市县,湟中县和互助县也有零星种植。普遍采用两作套种方式,有小麦套种玉米、马铃薯套种玉米、大蒜套种玉米等,以小麦套种玉米为多。
湟中县种子管理站站长介绍,这些年湟中县正在扩大试种早熟粒用玉米,还有少量适应塔尔寺等旅游需求的少量甜玉米、糯玉米种植。
玉米种植特色鲜明
据统计资料,青海2000年玉米面积仅2.97万亩,平均亩产334公斤。新世纪以来玉米面积快速增加,2010年达到18.45万亩,平均亩产580公斤;2014年再增27万亩,平均亩产624公斤。
青海省种子管理局宋晓荭提供的数据,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品种有8个:金穗3号(6.06万亩)、沈单16、龙源3号、酒单2号、酒单4号、酒单3号、中玉9号和豫玉22等。
宋晓荭介绍,青海玉米种植分布在海拔1650~2400米区域,集中在两个生态区:玉米种植生态适宜区和次生态适宜区。
玉米种植适宜区,包括循化、民和、尖扎、贵德、乐都和化隆等河湟谷地,主要是小麦套种玉米、马铃薯套种玉米、大蒜套种玉米的带状种植方式,选用中熟或中晚熟品种,覆膜栽培。玉米种植次生态适宜区,包括乐都(部分)、平安、西宁、湟中、互助等湟水谷地,选用早熟品种,采用带状覆膜种植方式。
青海为畜牧业大省,分散养殖奶牛、肉牛比重很大,在积温适宜地区青贮玉米和青饲玉米种植有很大的面积,民和县常年种植青贮玉米30万~40万亩;乐都县还是甜玉米、糯玉米集中产地。
畜牧联动玉米生产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青海开展了适宜高原自然条件的玉米制种研究。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最早开展玉米高原制种技术研究。引进吉19,通过父母本花期调控、行比调整及覆膜等措施,吉19制种田最高亩产500公斤,超过原产地的制种产量。乐都县在川水地区玉米制种成功,民和县建立1100亩玉米代繁制种基地。
“我家今年种了7亩青贮玉米,秸秆卖了1.2万元,平均1亩地1800多元。卖整株秸秆的收入更划算。”民和县李家村农民李成文高兴地说。
民和县是青海省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制种最早的县区之一,依托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民和县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的三赢之路。民和县在干旱山区推广玉米全膜覆盖技术,青贮玉米面积从数千亩陡增至2014年40万亩,每年可产秸秆100多万吨,加上其他农作物秸秆,可满足25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需求。
民和县有169家规模化养殖场、1200户家庭小牧场和7920户养殖大户,民和县积极发展饲草加工配送龙头企业,成立了绿宝、恒丰两个饲草加工配送中心,每年全县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总量达40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44%。民和县畜牧局局长表示,2015年全县玉米秸秆加工利用总量达70万吨,优质牧草产量达50万吨,逐步形成了“粮食-饲草-牲畜-沼气-肥料”立体高效农牧业联动循环发展新模式。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09-29/26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