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造成全球饥饿的罪魁祸首:国际化肥卡特尔


这可不是特朗普式的危言耸听,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于食品价格被人为推高,全球4400万人不得不生活在贫困之中。
  Quartz刊文称,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已经是尽人皆知,但是之前一场让穷国受打击最严重的危机就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了——2007年开始,大宗商品中食品门类价格大涨。联合国的一个全球粮食(玉米、大米、小麦等)价格指数2008年的点数足足相当于2000年的2.8倍。
  2008年危机后,逃离房地产泡沫的资金涌入了农产品期货,客观上加剧了危机。尽管之后,伴随市场平复下来,农产品价格也回落了一些,但是这些粮食的价格当下依然相当于本世纪初的2倍左右。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有4400万人被推到贫困线下,不满的情绪造成了全球性的骚动和抗议浪潮,在2011年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么,食品价格到底是为什么上涨的?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其他一些专家们的研究已经“抓住”了一些“罪犯”——首先是原油价格,后者2000年时大约是每桶30美元,而2008年时涨过了100美元。其次是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增加了生物燃料的补贴,后者在推高了粮食价格的同时,还减少了食品生产。
  第一点其实不见得能够服众。2009年时,油价已经不足50美元,20121年再度涨过100美元,而2014年又一次暴跌,这过程中,食品价格都没有发生幅度相当的波动。生物燃料补贴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其规模显然还不足以造成粮价的全线上涨。
  一些调查发现,化肥价格也大涨了,但是他们将这归因于原油价格。
  现在,德国和波兰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化肥派的观点进行了深入提炼,指出那些全球大化肥垄断企业才是罪魁祸首。
  进行大规模粮食生产,是不可能离开化肥提供的氮、钾等营养成分的,不然地力就会迅速耗尽。这个化肥大卡特尔的成员包括加拿大的Potashcorp,美国的美盛(Mosaic),俄罗斯的Uralkali和白俄罗斯的Belaruskali等。
  “由于欧佩克的软弱,这些卡特尔受到的关注远远低于应该的水平。”汉诺威大学经济学家格纳兹曼(Hinnerk Gnutzmann)解释说,“化肥行业的卡特尔规模要比欧佩克小得多,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系统当中却有着更强大的效力。”
  研究发现,这些全球领先的化肥企业往往并不直接竞争,而是进行合作,在私底下悄悄就价格达成一致。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最充分地利用任何可能的市场冲击来集体涨价。
  格纳兹曼和波兰科学院的斯派万诺夫斯基(Piotr ?piewanowski)指出,这才是2007年至2008年食品危机中食品价格大涨的真正原因。
  两位经济学家强调,原油的终极用途其实在农业机械,而生产氮肥使用的是天然气。将石油与天然气之间的差价与食品和化肥价格进行比较,专家们就可以透彻了解化肥对农产品价格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化肥价格的翻番导致了食品价格长期增长44%的结果。”他们写道,“在1974年和2008年危机当中,化肥价格都上涨了2倍还不止,要理解‘正常’和‘危机’时期的粮食价格,化肥很可能正是那个关键因素。”
  2014年,两位研究者曾经将实际的化肥价格与他们设定的,有竞争的化肥行业模式下的理想价格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如果没有实际上的垄断,化肥价格和食品价格都要低得多。
  他们的观点确实是可以得到现实世界的实证的。近期,卡特尔开始洗牌,而食品价格也就下跌了。
  中国和印度人口越来越多,国家也越来越有钱,作为化肥行业的客户正变得越来越重要。2013年,中国决定,由政府负责关键化肥成分碳酸钾的进口,而不再由企业自行其是。中国政府的这一决定打破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碳酸钾企业之间的关键合作关系——这两家联手控制力全球化肥市场的三分之一。
  从那之后,化肥价格和食品价格就开始走低了,因为不同企业之间开始竞争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粮食 玉米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