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设施农业绣锦州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订单”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户进行蔬菜生产。合作社每年与农户签订蔬菜生产购销合同980亩,带动农户达260户,吸纳劳动力342人。合作社年收购各类蔬菜6450吨以上,45%的蔬菜销往东北三省,55%销往广东、上海等地。

    锦州市设施农业发展较早,但多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为主,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为了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最大化的提高农民效益,锦州积极引导扶持设施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指导、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锦州市副市长王立维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小规模经营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农业要发展必须突破小的限制,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200个,新增家庭农场100个,土地流转规模超过百万亩,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据初步统计,全市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352家。经工商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3468家,合作社成员近10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数近15万户。农民合作社资产总额实现20多亿元。

    产业化突飞猛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北镇市鸿远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示范园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月4日,室外虽然天寒地冻,但合作社生产车间内却是热火朝天。合作社理事长唐英奎介绍说:“现在普通葡萄一斤才一两块钱,我们合作社的葡萄通过集装箱运往深圳的超市,批发价一斤4.85元。”

    为缓解市场果品的供求关系,提高经济效益,鸿远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兴建了8栋冷库,可以储存200万公斤葡萄。按2014年保鲜葡萄销售价计算,每公斤可增加收入2元,总收入可增收400万元。

    “锦州小菜”是锦州市的著名品牌,享誉海内外。锦州百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以“公司+农户+基地”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依靠当地蔬菜种植优势发展,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面积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凌海市金城镇发展到凌海市、义县等辽西地区,带动种植面积达7.5万亩。

    为推动锦州市设施蔬菜加工业由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并结合蔬菜产品市场特点,延长供应期,锦州市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与加工龙头企业,提高蔬菜深加工能力。在蔬菜上市旺季低价格时购进蔬菜,进行储藏、速冻或加工,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时出售,既缓解蔬菜生产旺季销售难的矛盾,又提高蔬菜原产品的附加值。

    锦州现有水果蔬菜加工龙头企业23家,依托百通食品、汇源果汁、金源酒业、大实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果蔬加工业发展。凌海、义县重点扩大蔬菜加工生产基地,北镇重点发展葡萄加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建设25万亩葡萄生产基地,年产50万吨。

    锦州市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26家,总数达448家,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2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锦州市农委主任闫哲向记者描绘了锦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蓝图:“到2020年,依托全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育粮食油料加工业、畜禽加工业、果蔬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等五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00家,产值达到800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蔬菜 葡萄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