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参展的有不少散装农产品,甚至还有活禽交易,难免脏兮兮、乱哄哄,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农博会也随之升级。主办方抬升参展门槛,要求必须是有名有姓、有包装的品牌产品,或者是经过认证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
参展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只要找到组委会,就一定能得到及时回复。有一次,一位杭州大伯买了麻油,怀疑质量有问题,便去组委会投诉,主办方和企业老板前往大伯家中前后协调三次,最终得以解决。
就是在这种严格管控下,浙江农博会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产品层次提升和品牌壮大后,尽管农博会所销产品价格并不比外面便宜,甚至还要高出许多,但就凭着质量可靠,消费者付门票也要大包小包地来抢购。
好看、好玩,是主办方吸引消费者的另一手段。在舟山的展位上,为了让市民一睹活黄鱼,参展商连带海水一起运到场馆。形形色色的地方特色小吃,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琳琅满目的奇特农产品,比如价值一辆帕萨特的鲟鱼、雨伞大的野生灵芝等“西洋镜”,令人大开眼界、兴趣盎然。整场农博会,俨然是一年一度的“农业嘉年华”。如今,农博会被评为“杭州市十大节庆活动”。
现在,市民逛农博会越来越放心、越来越方便,只要一扫农产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产品如何生产、检测数据等内容一览无余,买回去品尝后若还想吃,可根据上面的网址,在网店下单购买,实现“天天农博会”。
现代农业“风向标”
许多地方举办农博会,一来就搬出农业发展的成就,消费者自然敬而远之。浙江则从展销入手,有了人气之后,再结合成就展示,则水到渠成。在主办方看来,让参展商和消费者满意固然重要,但作为政府主办的农博会,还应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风向标”。
连续13年参加农博会组织管理的省农业厅优农中心副主任张奕增认为:展会的人气及销售额,可以通过统计数字来衡量,但农博会在理念引领上所发挥的作用,则是无法估量的。
理念的引领,其中之一体现在区域公用品牌概念的推广。经过10年在消费者中的宣传推介,现在杭州市民对浙江各地盛产哪些优质农产品,哪地的农产品最好吃等信息了如指掌,像黄岩蜜橘、临安山核桃、庆元香菇、金华火腿等区域公用品牌早已深入人心,个个名声都是如雷贯耳。
区域公用品牌壮大了,无形之中也提高了企业的品牌营销意识。过去,许多产品习惯于“裸奔”,后来慢慢有了精美包装,再到后来,开始了品牌化营销。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品牌借船出海,在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的问题。为了补齐短板,浙江每年都明确一个主题,利用农博会这个大平台来破题。像2012年的农博会主推农业信息化、机械化的发展成果,一大批新技术和新装备得到推介,加速了“机器换人”进程;2013年农博会新设休闲观光农业与创意农业展区,引导农企三产融合发展;去年,农博会主打“电商换市”,现场有两成企业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此后农企纷纷效仿,迅速刮起了一阵电商旋风。
农博会与人才招聘本无关联,但去年始,主办方将大学生创业平台融入其中,共推出千余个涉农岗位,吸引了3500多名大学生前来应聘,为激发青年学生的农业创业激情,还特邀创业典型分享经历和心得。今年农博会期间,这一活动继续深化,结合“寻找百名大学生农创客”行动,专门设立“农创客馆”,共分理念、技术、模式、营销和产品五种创新模块,主打的就是一个“创”字。
“旱粮生产”“特色小镇”是今年浙江农业工作的重点,这些工作很快被融入农博会的活动,西湖龙坞茶镇、湖州丝绸小镇、旱粮产业馆等在农博会上惊艳亮相,十分惹眼,既丰富了展示内容,又推动了工作展开,可谓一举多得。
十多年来,浙江农博会一直时间不变、地点不变,每到11月,消费者就翘首以盼,参展商严阵以待。省委书记、省长等一大批领导都会分别前往站台,替农博会营造人气。农业厅厅长史济锡认为,浙江农博会做到了让参展商、消费者、政府三方都满意,而这正是长盛不衰的秘诀所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21/7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