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精准扶贫的金融力量


    168套独具特色的民居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让大山深处的农民看到了希望,这里就是他们今后将要生活的地方……作为贵州省全省首笔易地扶贫搬迁的贷款项目,安龙县钱相街道钱相村的移民安置点格外突出。

    “尽管是当前我们最大的民生工程,地方财政却无力承担。”安龙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黄永崇说。

    9月17日,农发行安龙县支行发放贵州农发行系统首笔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6亿元,支持安龙县易地扶贫生态移民一期工程建设。

    “农发行的贷款下来后,县里做这项工作更有信心了,对项目点进行了重新规划,着力打造一个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的移民小区。”黄永崇说。

    在安龙县万峰湖镇纳赖村的移民安置点,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房屋,按照统一规划,村民为了省钱,便自己组织施工队,由常年在外做建筑的村里能人和当地政府指导。见到有记者来采访,村民罗辉乐呵呵地说:“我们能搬出这个穷旮旯,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农发行!”

    目前,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已审批覆盖全省各市州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85个、批复贷款金额561亿元,首批已向68个项目投放贷款160亿元,占全国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20%。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董明表示,该行将坚持致力发挥农发行政策性职能和开发性金融作用,强化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加大扶贫开发信贷投入,助力贵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走进黔西南州义龙开发区的鲁屯古镇,眼前的一切仿若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斑驳的古城墙上,600余年的历史留下了岁月的蚀痕,而街边各色小店陆续开业,又赋予了小镇新的活力。“古镇改造后,变得更漂亮了。”当地居民张家娇告诉记者,随着设施完善和古镇名气不断提升,家乡一定会迎来更多的游客,恢复古时商贸重地的气象。

    “现在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多了,收入也增加不少。”在小镇上从事布依服饰销售的王荣超对经营状况很满意,他在北京北漂了8年,看着家乡发展得不错,于2013年底回乡创业,发展布依服饰的推广和传承。“家乡有很多特色服饰,我希望借助古镇历史文化品牌,慢慢把这个项目做成产业,让更多人喜欢上我们的民族服饰,喜欢上我们这个美丽的地方。”王荣超对未来的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扶贫大会上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也是扶贫开发的活水,金融部门要为贵州的扶贫年开发杀出一条血路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茄子 土地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