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硬骨头”是如何啃下的?


    海拔2600米的民乐县永固镇八卦村,气候冷凉,多年来村民们习惯种植油菜、小麦、大麦等作物,亩均收入只有两三百元,效益低下。“针对八卦村的光照、气候、土壤等条件,我们专门请教了县里的农技人员,认为比较适宜发展马铃薯制种产业。”八卦村党支部书记马兴国说。2012年,当地开始尝试发展马铃薯制种产业。去年1月,村里由村文书李全民等6人牵头、56户村民参加组建马铃薯制种专业合作社,当年流转了5900亩土地,发展订单制种和商品薯种植。根据测算,马铃薯制种亩纯收入为1650元,商品薯为720元,远高于当地传统作物。“除此之外,村民们不仅能拿到每亩35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合作社打工赚取80-120元不等的日工资,收入大幅提高了。”

    发挥区位优势:搭上“一带一路”快车

    “以前,村里人谁也想不到,我们山区居然还能种菜,更想不到这些菜居然还能卖到国外。”新天镇山寨村村民武德功告诉记者。2012年,甘肃省委启动“双联”行动后,市县参与帮扶的9个部门和领导干部开始联系帮扶山寨村,当年就帮村里建起了103座日光温室,引导大家发展设施蔬菜种植。

    山寨村村支书张文元说:“2012年村里第一茬辣椒收获后,在张掖市的一个经销商帮助下,进入了张掖市场,没想到一炮打响。我们这里光照充足,没有任何污染,长出来的辣椒又香又辣,品质好,很受欢迎。于是,从那一年开始,经销商开始到村里来收购蔬菜,然后出口到中亚地区的国家。”

    山寨村的高原夏菜产业只是民乐县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剪影。经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民乐县的中药材、马铃薯、特色制繁种、高原夏菜、食用菌等特色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县总播种面积的76.6%。

    勾兴说:“民乐作为丝绸之路南支线的重要节点和特色农业大县,必须牢牢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贯通国内、联结中亚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使民乐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搭上‘一带一路’快车,助推全县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目前,全县共有4家具备进出口资质的涉农企业,下一步,民乐将在优化农产品结构、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管理和强化品质安全的基础上,培育农产品品牌和出口龙头企业,组织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保驾护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蹄 马铃薯 土地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