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高原特色彩云之南


    ——生态条件好。云南森林覆盖率超过50%,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的2倍多。草地面积2.29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8.74%,位居全国前列,良好的生态条件,使得云南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低,病虫害不易传播,农药使用少。

    ——产品质量优。云南省是全国没有发生过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极少数省份之一。云南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的独特风味,已成为雀巢、星巴克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原料基地。云南大叶种茶的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远远高于其他品种,大部分种植在深山幽谷,是真正的高山云雾茶。四季飘香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冬有鲜花,夏有雪山”四季共存的独特景象。无论是北方冰天雪地,还是南方高温湿热,云南农业生产都是一片生机盎然。可以说,一年四季,不分季节,天天在种,天天在长,天天在收。时鲜果蔬常年供应,春有早熟葡萄、桃、李、樱桃、杨梅;夏有龙眼、芒果、荔枝;秋有苹果、梨、石榴;冬有枇杷、香蕉、柑橘。时令蔬菜品种齐全,全年供应。元谋葡萄3月上市,梅里雪山下的冰葡萄11月份上市,供应时间长达9个月。马铃薯已经实现了三季串换轮作,冬马铃薯种植面积300万亩,产量370万吨,同一品种可以实现分季上市,一年四季都有鲜薯上市。

    2成就之特

    经济总量快速提升。2014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958亿元,居全国第十四位,较2010年增82%。农牧渔业增加值达1822亿元,居全国第十四位,较2010年增86%。农产品加工产值1951亿元,比2010年增120%,年均递增22%。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09年至2014年,全省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地960万亩,高标准农田(地)达到1500万亩,全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46%,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全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39278人,其中正高职345人、副高职5357人。

    高原粮仓建设迈上新台阶。201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762.3万亩,居全国第十一位。粮食总产量1860.7万吨,较2010年增加330万吨。粮食生产克服了四年连旱影响,连续跨越360亿斤、370亿斤台阶,居全国第十三位。小杂粮种植面积869.3万亩,产量132.2万吨,名列全国前茅。

    特色经作量效齐增。全省蔬菜、油料、蚕桑、水果、甘蔗、橡胶、咖啡、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971万亩,比2010年增加1743万亩;农业产值1805亿元,增加876亿元。目前橡胶、咖啡、花卉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甘蔗、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居全国第三、产量居第五;马铃薯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五。

    山地牧业快速提升。全省草原草山面积2.29亿亩,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场1048片,草原面积居全国第七。全省肉类总产量达699.2万吨,居全国第十二。生猪存栏居全国第五、出栏居第七。肉牛存栏居全国第三、出栏居第七。肉羊存栏居全国第九、出栏居第十。禽蛋产量居全国第二十一,奶类产量居全国第十五,奶粉出口居全国第一。

    淡水渔业快速发展。全省共有淡水鱼629种,其中土著鱼594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的41.2%,居全国之首。2014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0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8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94.7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20%、80%、130%。淡水养殖产量居全国第十四。

    开放农业成果丰硕。“引进来”效果明显,雀巢、嘉士伯、联想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知名大企业进驻云南投资高原特色农业。2014年全省农业招商引资额达到190.6亿元,是2010年的5倍。“走出去”成效初显,全省到境外投资农业企业达139家、占全省总数的27.6%,投资额3.78亿美元。高原特色农产品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28.9亿美元。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狠抓龙头企业培育,201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96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6户;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25亿元,其中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45户。建成省级精品农庄7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28784个。家庭农场总数达到9094个。

    农业效益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62.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2014年,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2461万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马铃薯 葡萄 咖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