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党员群众留得住创业就业两不误


    水蒿坪村是一个产茶村。“为了做好水蒿坪村的茶产业,我们选派茶叶中心主任、茶专业技术人员刘汉平担任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并由他牵头,成立了水蒿坪村茶叶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等技术服务保障措施。同时,组建科技小分队,为每户茶叶大户确定一名科技指导员。”文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文卫说,实施“产业富民”示范村创建活动以来,文县以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为突破口,在水蒿坪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协助农户创建了3家网店,带动茶叶销售1万元,同时,还争取“双联”单位落实帮扶资金10万元,修建茶叶加工厂,注册茶叶商标,吸纳带动了29户农民通过发展茶产业增收。

    在“产业富民”示范村创建中,陇南市委组织部坚持抓住基层组织这个“牵引点”,提升村级组织班子干事创业特别是推动改革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发展的能力。陇南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介绍:“在每个示范村,我们都选派了1名优秀干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1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并高薪选聘1名能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共同组织实施创建活动。另外,全市为示范村确定了50名县级包抓领导,专家服务团队156人,科技小分队248人,科技指导员162人。”

    有了人才支撑,基层创业就有了更强大的“动力引擎”。围绕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群众如何受益,陇南选择在示范村重点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以核桃、茶叶等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以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牧业,以马铃薯加工、麻纸制作及矿石开发为主的加工业。为了培育壮大产业,陇南各区县纷纷组织专家服务团和科技小分队。今年以来,全市在每个示范村都开展了3-5次培训,累计培训了13971人(次),建立了成县金瑞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松柏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农村企业,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抓好立足点和支撑点,同“双联”行动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化发展模式,放大“双联”促扶贫的效应,用产业发展吸引农民党员和群众留在农村创业,促进产业和党建融合推进

    康县城关镇吴家沟和史家沟村,原本是两个村容村貌破旧脏乱、经济收入较少的贫困村。2012年甘肃省委启动“双联”行动后,吴家沟和史家沟成为陇南市委组织部的联系村。开展帮扶后,陇南市委组织部专门邀请专业人士一起对这两个村庄进行了深入考察和重新设计规划:村内原来坎坷泥泞的土路全部被硬化,房屋全部粉刷一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房前屋后及河道里乱堆的垃圾和到处飞舞的苍蝇也不见了,变成了小桥流水的乡村美景。昔日破破烂烂的贫困村,一下子就变成了远近知名的美丽乡村。

    “这些村子要发生根本性变化,光有美丽的‘容颜’还不行,还要有不竭的发展活力,这离不开人的努力,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自己的智慧和奋斗。为此,我们必须要帮他们发展适合的富民产业,吸引人才留下来,做大做强产业,为整个村子的未来找到立足点和支撑点。”崔景瑜说。

    吴家沟的妇女一直有搞刺绣的传统,但多年以来,村民的刺绣作品一直没有实现商品化,陇南市委组织部联系帮扶吴家沟村后,决定扶持群众发展刺绣加工销售,用产业发展吸引农民党员和群众留在农村创业,从而促进产业和党建融合推进。

    “在市委组织部的协调帮助下,去年11月27日,我们筹资60.9万元,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康县万锦手工刺绣有限公司,引导刺绣产品化、商品化,带动贫困群众抱团发展。”吴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吴清周说,截至目前,公司已经集中推出了两批村民手工刺绣作品,第一批收入达8万元,第二批达到14万元。

    发生在吴家沟和史家沟的变化,仅是陇南市整合资源,优化发展模式,放大“双联”促扶贫的效应,实施“产业富民”活动的一个剪影。崔景瑜说,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示范村的优势主导产业,陇南市积极整合资源,精心谋划实施了一批产业扶持项目。各县区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资金达6000多万元,重点用于培优扶强已成功运营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创业致富,探索打造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创新、创业的典型样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农民群众 外出务工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