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江阴: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江阴: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2015年09月09日  04 版)

    江阴市区全景。严汉文摄

    江阴市每年组织的长江增殖放流活动。资料图片

    江阴实验小学学生来到葡萄园开展采摘活动。资料图片

    江阴市西石桥石斛种植基地。王琰摄

    江阴市月城镇民生公园。资料图片

    江阴市璜土镇葡萄种植园,农户喜迎葡萄丰收。资料图片

    江阴市康居乡村红豆村鸟瞰。黄惠刚摄

    月城镇民生广场是村民夜晚纳凉的好去处。沈国敏摄

    江阴市顾山镇红豆村村民锻炼身体。资料图片

    江阴市康居乡村红豆村观赏菊迎来销售旺季。资料图片

    周静文

    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苏省江阴市,近年来,以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的新路!

    近年来,江阴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市)、省重点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省农民培训先进单位等部省级荣誉称号60多项,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监测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请看江阴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成绩单——

    截至2015年5月底,江阴完成农业总产值40亿元,完成“三资投农”5亿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84%,高效农业比重达63%。全市蔬菜、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小麦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叶菜自给率达80%以上;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奶牛养殖数量从2013年的6700多头削减到5600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8%,测土配方施肥100%,林木覆盖率达到23.9%,创建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25个,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科技引领,推进生态型农业建设

    打通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下大力突破生态型农业建设。

    规划建设生态园区。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资源现状,明确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特色果品、特种水产、健康畜禽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全市规划建设了以江苏省江阴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代表的10个万亩生态农业园区,20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达35万亩。

    目前,全市有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高效渔业产业园、8个无锡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科技服务支撑绿色农业。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现科技与农村、专家与农民、技术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包括:发展农业机械,引进适合江阴果品、蔬菜、水产等产业精细化作业的小型农用机械,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全市农机化率达到91%。

    科技支撑,还包括发展智慧农业。全市主要蔬菜基地逐步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平台系统,并向粮食、水产、畜牧生产领域扩展,实现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培育生物农业。提升生物肥料、生物育种和生物医药的建设水平,让生物农业领跑和推动江阴生态农业发展。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注重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者的培训,重点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创业能力”“订单经营”等培训。上半年全市完成职业农民培训78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55.7%。

    新型主体培育引领绿色农业。首先,培育家庭农场。推进家庭农场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上半年,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28家。其次,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40家,入社农户达14.8万户,占全市农户数的71.7%;其中,无锡市级以上“五好”合作社75家,占比11.7%。同时,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无锡市级17家;上半年,全市24家无锡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化肥 生态农业 蔬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