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强粮食产能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要稳定提升粮食产能,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未来我国粮食总产增加,必须切实保住粮食耕地、粮食播种面积,培肥地力,改良技术,提升单产。据测算,从2003年至2014年,我国粮食单产每亩从288.8公斤提升至359公斤,年亩均增加6.4公斤。若今后6年单产增速保持不变,到2020年粮食单产应达到397.4公斤,方可实现粮食总产6.41亿吨的目标,但仍需维持粮食播种面积10753.2万公顷(16.13亿亩),考虑到粮食复种因素,粮食耕地则必须保持在12亿亩以上。这就要求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以上的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有地种粮。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下,耕地占用及流转加快,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还必须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尽快研究制定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二要增强粮食产出能力,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什么是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就是土壤性能好,能灌能排,农业机械进得去、出得来,其地块规模、建设要求能够适应机械化专业化作业。综合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高标准农田应建成8亿亩,包括高产田、中产田两大类型,其产出目标应分别达到亩产量500公斤、450公斤左右,在干旱、半干旱、湿润地区还应下设不同产出档次及其投资标准和建设要求;在地块规模上,南方最小地块不低于10亩、北方不低于30亩。农田灌溉保证率在90%以上。工作推动上应以地方农业部门为主导,整合相关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及配套农网林网建设。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产出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以说,高标准农田是我国农业农村最宝贵最大的一笔优良资产,是确保国人衣食无忧的根基所在。

    三要强化粮食生产供给,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最强、产出最为集中的区域,这些地方不仅能够满足区域内粮食自给,每年还能调出大量商品粮外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据测算,2013年全国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总产的比重由71%提高到76%,主产区的粮食增产份额占到了全国粮食总增产的88.7%。为此,要进一步发挥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等水稻、小麦主产区,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实行优质优价。通过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引导农民创新创业,分享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储运、加工及营销增值收益。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项目投入要向主产区倾斜,使农民种粮不吃亏;通过财政转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补力度,保证其人均财力水平逐步达到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使地方抓粮有动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耕地 饲料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