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互联网+农业”:颠覆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格局


  安信证券的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整合一切的能力,正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农村网民及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使农村电商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16年市场总量有望突破4600亿元。这样巨大的市场总量空间预示着海量的数据信息的存在,这为利用庞大的农业互联网大数据预测市场信息提供了可能。

  近日,一位唐山某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就给本报讲了她触网的经历。今年,她的合作社通过国内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一亩田”上提供的农业数据,尝试着种了8个冷棚的有机菜花,没想到上市每公斤售价高达4.4元,每个大棚平均收入8500元,总收入高达6.8万元。据介绍,合作社是从去年8月开始接触“一亩田”并合作的。根据“一亩田”平台提供的种植数据,预测唐山地区温室有机菜花将在5月初结束,陆地菜花将在5月下旬上市,中间会出现20天左右的断档期。合作社就是抓住了这个断档期而抢占市场先机。

  但农业是高风险弱质产业,自然因素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虽然能为农业市场提供预测和农产品加速流通提供有力支撑,但面对自然风险的不可控性,农民仍可能被迫违约。当违约责任被农民归咎于互联网的负面性因素时,就难免会滋生抵触互联网的心态,其结果不排除“农业-互联网”的出现。

  对此霍学喜表示,互联网系统能够促进农业农村各方面资源整合,使中国农业获利,但互联网对老百姓特别是农民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技术应用问题、经济成本问题等,同时农民对“互联网+农业”的经营水平、风险管理水平也还有待提高。

  “农业和互联网融合,绝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产业的融合和创新,以最新的互联网行业之长,补最传统的农业之短,甚至是创造全新的产业模式,农业企业家们要在充分了解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挖掘与互联网的最佳切入点,实现自身升级”,霍学喜指出。

  “‘互联网+农业’能走得多远,走得多深,取决于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我们对互联网认识到何种程度,改革到何种程度,解放到何种程度,决定中国农业发展到何程度。”霍学喜再次强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传统农业 菜花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