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谁在种粮 怎么种粮


 

  编者按:一年之计在于春。然而,有多少人了解春耕大忙、粮食生产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主要农产品价格顶到“天花板”,在“双重挤压”下“谁来种地”问题日益凸显。靠留守老人,一家三五亩地,怎么端起13亿人的饭碗?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在 “十一连丰”背后,粮食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速,粮食安全远不能轻言过关。一项研究显示,城镇化进程每年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约10亿公斤。今后粮食安全怎么保?

  春耕时节,我们走进希望的田野,透过农业的新变化新挑战,探寻新时期农业出路。

  三分村的新变化:

  过半劳力外出打工,合作社种了近七成的地,成本节约10%—20%

  小北汪三分村,河北邯郸永年县的一个普通村庄。清明一过,麦田里就忙碌起来。

  450户人家,2000多亩耕地,现在村里谁在种地?

  “大部分都流转给合作社了。”村支书郝建钢说,华翔粮食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360亩地,还有三四户种粮大户规模三五十亩,剩下的是农民分散种植。

  和不少农村一样,三分村1700多人中,外出打工的近800人。“相比打工,种地太不划算了。”郝建钢说,现在小麦每斤卖1.2元,这个价不低了!一亩地的成本,种子、肥料、浇地,要投入550元,算下来一亩小麦纯收入只有600多元。而在外打工月收入两三千元,有技术的,一个月能上1万元。

  “种地的就剩‘老两口’了。”63岁的郝红洋说:“俺家12亩地,村东头的8亩流转出去了,一亩地租金800元。村西头的4亩地自己种,但也跟合作社签了合同,统一供种、供肥,收获后卖给合作社,每斤比市场价格还要高一毛钱。”

  华翔合作社理事长是37岁的郝科向。合作社3年前成立,目前已流转土地3000亩,还托管了周边七八千亩耕地。

  这么多地怎么种?

  郝科向介绍,合作社下设5个生产小组,生产资料管理中心、供应中心、田间管理大队、农机小组和植保小组,专业分工、各司其职。规模显优势,农资统一采购,价格能便宜10%—15%,农机、植保等成本也比普通农户低20%以上,比如耕种收一体化机作业80元/亩,而农民成本是140元/亩;机收35元/亩,农民是60元/亩。另外,合作社种的是种子田,收购价还能高10%左右。

  合作社一年两季小麦、玉米种下来,刨去分红和管理费用,去年盈余30万元。

  邯郸市农业局副局长李春波说,三分村的新变化反映出一个趋势,分散种植正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调研显示,按普通农户户均6亩地计算,一年两季种植小麦和玉米,每年最多收入万把块钱,这很难留住一些有能力、有机会外出打工的农民。如果是规模经营户,按照200亩计算,夫妻两个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这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05.8万亩,流转率达到23.2%。

  大田里的“新武器”:

  节水灌溉、深松深施机械落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永年县刘营村种粮大户刘军的的麦田里,一排排移动式喷灌设备正向四周喷射,雾蒙蒙的水滴均匀喷洒到绿油油的麦田里。“以前浇地大水漫灌,一天才能浇6亩。现在一个喷头转个圈就是30米,一组10个喷头能浇10来亩地,不仅省了人工,还省了一半用水量。”刘军的说,其实这种设备费用并不高,摊到每亩40多元,但普通农户却很少使用。

  “你看这地块儿,都是整片整片连起来的,普通农户就三五亩地,不成规模,咋使用?”刘军的说,原来家家户户分散种田,田间是大垄套小垄,现在把垄全平整掉了,不仅便于机械化耕种,还增加了土地,“3个大垄就有一亩地!”

  另一片地头上,一台拖拉机正“突突突”地作业。“春管最重要的就是浇水和追肥,这是化肥深施机,一趟管好几亩地,肥料撒得又匀又精准,一天下来能作业130多亩地。”刘军的说,他在刘营村流转了600亩土地,用农机追肥几天就弄完了,要是人工追肥的话,一个人一天最多播3亩地。

  李春波介绍,邯郸在河北率先建成了“吨粮市”,目前正向“超吨粮市”迈进。“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引导300个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产创建,确保各项关键增产技术落到实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小麦 土地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