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李后强:让世界消费中国名茶


  (二)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但国家级龙头企业较少

  川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盆周山地和丘陵地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叶产品种类众多,尤其是名优绿茶的最适宜区。现在种植的省级以上的优良品种有40多个,名优早茶位列全国第一。川茶品种丰富,在全国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花茶、紧压茶、保键茶等九大茶类中,除青茶和白茶以外,其它品种的茶都在川茶之列;而且,还是藏茶、边茶的主产地。就茶叶的形态而言,川茶还有条形、针形等多种形状的茶及工艺茶,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的需求。特别是近年开发的苦荞茶等保健产品投放市场,深受广大用户青睐。当前,以仙芝竹尖、龙都香茗为代表的茶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已有29家,以竹叶青、叙府茶业为代表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有3家,跻身全国茶叶企业前列,市场影响度较大,但国家级龙头骨干企业较少。

  (三)产业链基本形成,但占世界茶市场比重极低

  川茶已形成原茶、深加工饮料、文化旅游等较长的产业链。首先,以川茶为代表的休闲服务业持续发展。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英雄饮酒,闲人品茶”是成都人的真实写照;其中,品茶已经成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据成都市茶楼协会统计,仅成都市就有各类茶楼3万多家,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茶楼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以上。其次,康师傅、可口可乐等食品企业在四川建设各类茶饮料生产线,作为原料的茶叶需求量日益增长。再次,茶叶出口潜力巨大。2012年全国茶叶出口创汇10.4亿美元(出口量31万吨,居全球第二),而川茶出口创汇仅600余万美元,这一数据与川茶地位严重不符,川茶发展任重道远。第四,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以峨眉山、瓦屋山、蒙顶山、青城山、大凉山为代表的茶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三、影响中国茶业走向世界的主要问题

  四川作为世界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源地,川茶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极低,与其地位严重不相匹配。总体来看,除化肥、农药、空气和水污染等负面舆论影响外,还有历史文化、饮食习惯、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就具体工作而言,牵制川茶走向世界的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力较弱

  川茶与川酒、川菜一样,都是四川省传统优势产业,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但是,川茶在全国的影响力与浙江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等相比,差距较大。川茶无论在区域品牌还是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方面,与国内顶级区域品牌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出口乏力,国际影响力不足。

  (二)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川茶多年形成的“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的局面至今仍然没有根本转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定价能力较弱,农药、肥料等投入管理和生产过程难以有效控制。同时,川茶投资较少,缺乏统筹协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茶叶综合利用较差

  茶叶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广泛用于茶饮料、速溶茶、茶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消费需求逐年扩大;另一方面,茶叶内含物十分丰富(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等),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行业。但是,川茶至今仍主要用于茶馆或家庭食用,其综合利用率较低。

  四、让世界消费中国名茶的措施

  要让世界消费中国名茶,主要措施就是大力打造“中国名茶核心区”,产生引领、示范、辐射、推动、复制的效应。“天府之国”是四川盆地著名的地理品牌标志,而川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盆周山区。因此,四川省应把开发利用川茶资源优势与“天府之国”地理品牌优势相结合,集中力量打造“中国名茶核心区”,加快做强做大川茶产业。

  一是演好从种茶到喝茶的“连续剧”。推进“三产联动”、“四化同步”。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动,从种植、加工到销售联动,从第一车间到消费入口要一体化。从选地、选种、下种、保苗、培育、防虫、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进楼、泡茶、入口等,是一个很长的价值链条,与文化、艺术、科研、劳务、就业、培训等紧密联系,是一部茶业“连续剧”或“折子戏”,每一段都很精彩、很诱人。“四化同步”就是地域化、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同步。茶业连续剧,既是科学又是文学,既是产业又是事业,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既是茶道更是人道。地域化就是本土化、特色化,有地理标志,有驰名商标。标准化就是统一规范和指标参数,形成特定茶业和茶馆文化;信息化就是要联网,建立统一平台,店内有网络、WIFI等;规模化是要做大数量、产量和影响,实现连锁经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品种 核心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