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穿越产销那道“墙”


  对于主销区来说,目前粮食供给充足,但是,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高悬在主销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了解,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等主销区纷纷走进主产区,建立产销合作基地,把产销区之间的单纯供需关系逐步发展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模式。

  浙江省曾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60%以上的粮食需要从省外调入和进口,逐渐转变为主销区。浙江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在稳定省内粮源的同时,努力拓展省外粮源,确保每个县(市、区)有稳定粮源。

  京粮集团是保障北京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的主要载体。京粮集团董事长王国丰告诉记者,保障北京粮食安全得有稳定的粮食供应基础,必须选择粮食商品量 充裕、农业生产基础雄厚、结构品种能够满足北京市民多样化需求的供应基地和主产区。从2006年起,京粮集团就深入粮食主产区,采取购买、自建等方式,建 设19个自主产权基地,加之租赁、合作的,粮源基地数量达到220多个,2013年收购一手粮源330万吨,占北京市总消费量57%。投资建设面粉加工基 地、稻谷加工物流基地、油脂加工基地,原粮转化能力达到450万吨。目前京粮集团的粮源基地、产业基地覆盖了东北、华北、西北、内蒙古、长江三角洲等粮食 主产区,保障首都粮食供应的能力不断增强。

  发挥市场机制

  实现粮食均衡

  吉林省委财经办(农办)主任郭庆海认为,尽管产销区之间的合作推动了区域粮食平衡,但并不是解决粮食供求平衡的根本出路,商品粮大量库存积压已经成为主产区的严重困扰。粮食产销平衡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仅靠产销区合作难以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目前产销区深化合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障碍,就是国内粮食市场出现国内外粮价倒挂、主产区与主销区粮价倒挂以及原粮与成品粮价格倒挂等现象。粮价倒挂如同在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竖起一道“无形的墙”,影响销区企业到产区购粮的积极性,甚至出现销区粮食倒流产区的现象。

  郭庆海认为,目前主产区与主销区的产销对接协议基本上是软约束,实际的粮食购销行为由企业来决定。从市场实际情况看,销区粮食流通企业的购粮行 为受粮食市场的供求特征影响,当粮食市场没有供求缺口时,销区粮食加工企业往往减少库存,随用随购,在宏观上的表现是将本应销区的库存转化为产区的库存, 显著增大主产区的粮食库存。现在,大量粮食存在产区而不是销区,不利于保障销区粮食安全。

  粮价倒挂的形成有生产成本上升和最低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粮食供给有余。解决的根本路径是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施目标价 格政策。但是,在当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前提下,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将长期实行保护性政策价格收购,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从当前来看,缓解主产区粮食仓容压力,除了要用市场的思路解决问题,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让销区更多地承担起粮食储备的责任,严格 落实地方储备任务,粮食储备规模不低于6个月的市场供应量,实现粮食储备均衡分布。“提高主销区粮食储备规模,有利于提高主销区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聂振邦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米 粳稻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