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东北稳产增收遭遇多重瓶颈 黑土地一年退化一厘米


  随着近年东北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因灾减损的情况格外突出,农民对高保障农业保险的渴求十分迫切。黑龙江省保险学会副秘书长夏晚秋说,黑龙江省大部分市县属于“吃饭财政”,配套政策性农业保险十分困难。由于配套能力不足,黑龙江省农村地区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四大作物平均保额仅为150元左右,只有直接物化成本的20%至40%,农业保险整体风险保障水平不高。

  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农业投入也相对乏力。东北三省一些地方干部介绍称,取消义务工、积累工后,没有针对如何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套政策,长久以往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成威胁。“而一事一议”往往议而不决,需要农民掏钱的事总议不成,特别是跨村、跨乡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很难组织。“本来基础设施就差,未来五年再缺乏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将更大。”

  除了农村金融保险和农业支持保护的制约外,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仍不健全,很多好的农业技术不能及时推广下去。辽宁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多位专家介绍,一些乡镇农技推广站已名存实亡,真正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非常少,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在“最后一公里”失灵。此外,当前很多科研院所的技术推广人员不愿到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未来五年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将大打折扣。

  粮食价格倒挂

  种粮积极性难保

  记者采访发现,因近年粮食价格持续上升,农民普遍预期未来粮价看涨,但面对国际低粮价冲击和国内供给充足的双重影响,未来通过维持高粮价保护种粮积极性的难度日益增大。

  辽宁省农科院院长陶承光、辽宁省朝阳市粮储库经理刘国江等人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玉米种植大国今年将再迎丰收,国际粮价面临下行压力。而在国内托市形成的高粮价不具有可持续性。

  中华粮网首席研究员焦善伟说,受国际粮食连续丰收影响,国内粮价在2012年就已经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为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及时启动了玉米临时收储和水稻托市收购,保护性的收储价格每年按照一定比例上浮。“由于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供需状况近年未发生大变,临时的保护性政策变成了长期政策,造成国内粮价长期偏离市场价格。”

  这种不正常的市场价格体系恶化了粮食市场预期。“我国玉米临储去年最高时达到7000万吨,经过拍卖后,今年可能仍有四五千万吨,随时可能冲低市场价格。”刘国江说,今年粮食市场价格或继续走低,国内政策托市已经进退维谷,靠高粮价带动的农民种粮积极性恐难维持。

  由于托市价格长期高于市场价,粮商普遍空仓观望,粮食源源不断涌入国储库,大大增加了仓储风险。黑龙江省2013至2014粮食年度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粮600亿公斤左右,库存接近全省最大储粮能力,今年新粮一度有三四百亿公斤的缺口。“吉林省粮食库存也一度沟满壕平。”吉林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有粮食仓储设施、收储能力、接收发运能力、烘干能力主要是“十五”时期以前形成的,有些设施建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与当前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不适应,未来粮食产量要是继续增加,存储压力将更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农业技术推广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