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能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的骨干力量,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农业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扎实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积极探索建立培养形式多样、评价方法科学、岗位管理规范、保障措施完善的农业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技能人才队伍。截至2013年底,通过农业职业技能开发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业技能人才达到410万人次。
注重顶层设计,大力加强农业技能人才培养
(一)完善制度规划,规范工作。出台了《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鉴定站、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程序、考评人员、鉴定质量督导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2011-2020年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规划》,使农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构建职业分类,科学布局。组织开展了新职业(工种、岗位)的调研和论证,及时协调并颁布了农业技术指导员、肥料配方师等9个新职业。在原有138个涉农职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多项新职业,逐步形成基本涵盖农业“种、养、加”全过程和经营服务全领域的农业职业分类体系。
(三)坚持高端引领,创新机制。组织实施了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数以万计的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20余位农业高技能人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农业高技能人才占农业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从10年前的9.78%提高到17.2%,高技能人才带动了整个农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扩大了农业技能人才的整体影响力,逐步建立了“引育并举、高端引领、示范推广、典型带动”的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一)夯实基础,坚持“三位一体”系统开发。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三大基础工作建设步伐,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探索编写形式多样、简单易学的培训教材和大力开发与生产实践高度吻合的试题库。截至2013年底,共组织制修订118项国家职业标准、编写75套培训教材、开发63个职业鉴定试题库。
(二)健全体系,提升农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初步形成了由各级农业人事劳动部门综合管理,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10个行业指导站业务指导,全国390家鉴定站、6000多家工作站组成的立体交叉、横向发展的组织实施体系。农业部党组高度重视农业技能人才培养,从2007年开始,先后4期实施鉴定站能力提升项目,共投入资金9068万元,为265家鉴定站配备仪器设备8500多台套,有力提升了培训鉴定机构的实训水平和评价鉴定能力。
(三)壮大队伍,提高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成效。采取业务培训、研讨交流、现场观摩和论文评选等多种形式,促进、增强农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和专家在内的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支300人的基础开发专家队伍,500人的管理人员队伍,1300人的质量督导员队伍,10000人的考评人员队伍。
(四)注重质量,把好农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关。把质量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命线,积极构建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了质量责任书制度,积极推行鉴定机构红黑榜制度,建立质量工作通报制度,贯彻落实质量督导制度,全面启用鉴定考务管理系统,并逐步推进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信用等级评级,通过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工作质量建设,不断提升农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品质。
紧密对接产业,不断发挥农业技能人才作用
当前,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新型职业工种大量涌现,加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沼气生产工、测土配方师和农业技术指导员等农业技能人才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和科技入户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仅2013年农作物植保员、动物疫病防治员、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沼气生产工、农产品经纪人、农机驾驶和修理等26个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紧缺职业技能人才占当年技能人才总量81%以上,真正做到了农业农村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农业技能人才就开发、培养、评价到哪里。据抽样统计和实践证明,技能人才中农民比例从10年前的5%提高到39%,经过培训和鉴定的劳动者生产经营效益明显高于平均水平,92%的持证人员收入显着增加,88%的受访者希望取得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以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带动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现代农业重大工程实施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的格局正在形成。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1-14/6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