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如果只拥有大量杰出的科技人才,缺乏良好的组织管理,科研团队仍是一盘散沙。创新团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不管。只有因势利导,使创新团队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才能扬长避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建立和谐的管理制度。创新团队的和谐管理应建立在规章制度基础上,在学术管理中应当以团队共同目标为导向,避免行政化倾向,追求创新团队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内部各种资源相互匹配、团队成员认识与团队发展高度一致。其次,建立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适当的科研激励机制能激发创新团队及团队成员投身科研事业的积极性,推动团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激发团队成员的聪明才智,进而获取丰硕的科研成果。
自身建设。创新团队的自身建设是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复杂度和精细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团队成员、研究方向和目标、团队文化三方面内容。第一,合理的团队结构。团队成员包括领军人物、核心成员、后备人才和科辅人员。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素质互补,学科交叉,资源共享,是优秀创新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二,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或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命题,这是保证团队成员旺盛战斗力和凝聚力、实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浓郁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创新团队建设的“粘合剂”。清新的治学风气显现出学术包容,融洽的合作氛围体现出团队的向心力和协作精神,民主的学术环境营造出“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开放的文化理念表现出高远的全球视野。
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在准确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农业和科技发展形势基础上,正确把握创新团队发展的规律,在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创新团队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
加强管理模式建设。从管理层面讲,创新团队建设涉及农业部、基层单位和创新团队三个主体,三个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只有三者准确定位、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形成合力,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联动机制,创新团队的竞争力才能切实得到提高。农业部成立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列为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工作重点。根据职责分工,农业部各相关司局和单位要重点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加强综合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政策支持,协调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开展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及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要制定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扶植和培育本单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打造在国内具有学科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的创新团队。
加强考评机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创新团队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创造提升条件。考核评价体系要客观反映创新团队的创新绩效,坚持以团队考核为主、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对团队领军人物、科研骨干、后备人才和科辅人员,根据在科研活动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实行“分层次、分角色”考核评价,逐步构建起包括成果性标准、状态性标准和过程性标准在内的科研创新团队综合判定标准体系。实施“外部奖惩集体化,内部奖惩个体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团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榜样的力量,纵观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团队的成功与领军人物的人格魅力、思想境界、学术水平、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领军人物具有高超的学术造诣,开阔的国际视野,谦虚的个人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除了榜样的力量,团队创新文化还体现在自由、开放的学术精神,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在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畴,不要人为设置学术禁区,团队成员可以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开放是科学创新的灵魂和源泉,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必将无所作为。要努力拓展科研协作范畴与协作方式,建立稳固的科研合作关系,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团队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要突出人才培养目标。领军人物作为创新团队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相比丰硕的科研成果,优秀科学家对社会贡献应该突出体现在培养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心培养人才,敢于使用人才,能够留住人才,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有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参与高水平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争取培养更多的农业拔尖创新人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0-15/6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