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村土地纠纷中的利益表达与地权秩序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意识

  关于土地纠纷的研究较多,文献资料也极为丰富。笔者认为,根据研究的侧重点或者说关注层面不同,大概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单纯关注土地纠纷现象本身,主要分析纠纷的类型及其解决策略,此类研究政策性色彩较强。比如李媛(2007)按照农村土地权属类型将农村土地冲突分为使用权冲突和所有权冲突,在农村土地冲突的成因方面,她认为主要有国家惠农政策的刺激;土地权属来源不明;界限不清,手续不全;农民没有完整的土地产权,无法保障农民的权益;旧时土地资源不合理;由于土地乱开发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土地流转程序不够规范;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利;宣传教育不到位,农民法律观念淡薄。梅东海(2008)则依据冲突主体将农村土地冲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农户—农户或村—村,第二类是农户—村民小组(土地的集体所有者),第三类是农民—基层组织及干部,第四类是农民—较高层政府和土地主管部门,第五类是农民—资本持有者。

  第二部分站在更加宏观的层面来看待当前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重心在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农村土地问题以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建立公正效率的农村土地制度。比如文贯中(2008)、杨小凯(2002)、周其仁(1995)、张五常(2004)、茅于轼(2009)等就认为,对于当前的农地制度来讲,由于土地在法律上还是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然而代表国家和集体又是各级政府,土地要素的非市场化配置难以达到最优的经济社会效果,改革的方向就是确定农民对土地越来越充分的权利。当然也有另外一种不同的改革思路,代表性声音如姚洋(2000)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出发,认为当前在广大的中国农村,政府还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以均分土地为特征的平均主义农地制度在为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障方面,不失为对现金型社会保障的一种有效替代。温铁军(2008)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底线是不搞土地私有化。

  第三部分则是社会学角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土地纠纷或冲突中的现象描述和解释,其侧重在于权利及利益分配后的社会制约性因素,比如社会结构、文化习俗、村庄权威等,指出现实土地纠纷中的历史性和复杂性。比如张静(2003)认为,在政治领域与法律领域未分开的条件下,在当前的农村土地纠纷中,土地使用规则选择过程使法律事件政治化。因此,土地使用规则随着利益、力量的变动而不确定。曹正汉(2008)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滩涂纠纷的研究,得出了与张静相似的观点。此外,申静、王汉生(2005)以四川省中部一个村庄为研究对象,探讨存在于乡村社会中的集体产权的基层实践逻辑,认为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关系并非像经济学者们所以为的那样是划分明确且一经形成便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相反,它是个体行为者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社会学视角下的财产权利关系结构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均衡过程。折晓叶、陈婴婴(2000)使用“选择结构”的变量主要对沿海发达地区的几个“超级村庄”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这些村庄当初改革时面临的各种条件与选择策略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所以形成了村村有其产权模式的现象。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来看,就农村土地纠纷本身的研究过于细碎,而侧重宏观的土地制度研究则难以解释现实农村土地纠纷的复杂性,而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则对我们理解当前农村的地权秩序以至于土地纠纷提供了诸多的启发。杜赞奇(2010:207)认为,国家政权只有成功的将自己的权威和利益溶合进文化网络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乡村社会的治理。相比于20世纪国家权力对于乡村社会的强力改造,新时期的国家政权建设更应该结合乡村自身的逻辑,才能建立起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农村土地制度。因此,本文想要回答的问题就在于农村土地纠纷中的人们是如何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的利益宣示的合理性依据在哪里。

  (二)案例概况

  本文的案例材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对X村的田野调查,笔者于2010年2月对村里一起持续四五年之久的土地纠纷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主要是访谈当事双方的积极参与者,比如社区的老党员、村民小组的组委会成员、村委会的新老班子成员等。案例材料大部分是访谈记录,此外还有当事双方提供的各种书面文字资料,包括协议书、政府文件、法院判决书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土地权属 粮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