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900多种中草药项目成外国专利 国际市场中国仅占3%


 

  导读:9月25日至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中药处、蛋白质处、现代中药处联合组成的调研组来到重庆,对中医药行业进行调研。

  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中药专利

  在此过程中,调研组提供的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是中草药大国,但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已被外国公司申请了专利。

  “很多中药配方被日韩、欧美等国家获取,并在国外甚至在我国境内申请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日本为例,其210个汉方药制剂的处方都来自中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40亿人用中草药治病,国际中药年销售额为160亿美元。在这块“大蛋糕”面前,日本分得80%,韩国分得10%,印度、新加坡等国分得7%,而作为“中药鼻祖”的中国仅有3%。

  重庆是中药生产大区但中药新产品专利仅25件

  在重庆,中药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更是渝东北、渝东南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据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介绍,伴随去年11月“重庆道地药材高效优质种植、提取和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启动,我市计划在3年内,遴选前胡、金银花、木香、淫羊藿等中药材品种和34项规范化种植技术,在秀山等10多个区县打造30万亩中药材高效优质种植技术示范基地。

  中药生产大区不等于中药专利强区,市中药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该院共申报136项专利,授权55项。其中,涉及中药新产品授权的专利仅有25件。

  李隆云表示,尽管2008年以后,专利数量总体有所上升,但涉及中药新产品的专利仍相对较少,专利转化率也比较低。

  药品多专利少知识产权保护路上遇三大阻碍

  为何会药品多、专利少?据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资金投入少、缺乏核心竞争力,是重庆中药专利保护路上的三大阻碍,而这也是全国中药行业的一个缩影。

  保护意识不强产品成外国摇钱树

  该负责人举例称,青蒿素是我国唯一被列入WHO基本用药目录的药物。1978年研制成功至今,已让数以千万计的疟疾病人免于死亡。

  但由于当时中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多次在学术杂志、国际大会上详尽地公布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药效、临床等资料。没过几年,外国同类产品便陆续问世,并申请了专利。

  国际市场上,每年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销售额多达15亿美元,但中国的市场占有量不到1%。“土生”的中药材,竟成了国外药厂的摇钱树。

  资金投入少“最大方”药企投入占比仅3%

  以重庆希尔安药业为例,作为重庆最大的中药企业之一,去年,该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其中,知识产权投入1600多万元,仅占销售收入的3%。

  事实上,这在国内药企中已算“舍得花钱”的了。该负责人表示,很多国外发达国家药企的知识产权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10%。和它们相比,我国药企尚显“小气”。

  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空间有限

  在关于银杏的68件专利中,外国申请的虽只有4件,却几乎涵盖了银杏的全部提取工艺流程。这意味着,我国的64件专利都只涉及“皮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别人手上。

  薄荷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目前,专利共申报有16件。我国和外国各8件,数量上平分秋色。但仔细分析,外国的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我国的专利却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场空间极为狭小。

  投入越少竞争实力越小企业将陷恶性循环

  “越舍不得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核心产品研发上投入,就越竞争不过人家。而越落后,就越没钱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蛋白质处处长刘俊香说,不仅是企业,从长远来讲,这对普通市民也有影响。

  如果企业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没钱去搞创新、研发,不仅没有更多新药供市民选择,很多“不治之症”也不能攻克,影响市民的生命健康。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拟打造中药地理标志

  如何加大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正在努力。日前,重庆市政府公布了《重庆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更加突出运用和保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薄荷 银杏 数据 木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