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社会转型中的乡村问题与治理困境


  3.僵化体制与开放格局断裂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与外部环境紧紧相连,村民对外依存度增强,对内关注度降低。由于乡村治理架构刚性缓变、转型滞后,治理体制僵硬固化、效用递减,乡村治理容易弱化、失范甚至失控。

  当前,不少地区农村的治理体制仍属“强政府、弱社会”的静态体制,这种机制直接指向对个体和组织的监管与控制。农村社会市场化与流动性的日益增强,导致了多样化需求与僵化体制间的摩擦、断裂。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获得保障与满足后,追求自身发展,谋求权益维护等便成为农民新的需求,农民期望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迁徙,期望自己能够拥有足够的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手段亟须改进与升级。

  4.利益分配与阶层分化脱节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乡村的收益来源日益多元、多样化,由于利益群体的分化和相互博弈,原来的利益和资源的分配原则、分配规则遇到了挑战,传统治理模式下的分配体制渐渐不再适用,许多村庄出现了治理迟滞、分配失衡的状况。

  村民分化与利益分割,需要新的公开公平机制。虽然多数农村普遍推行了村务公开制度,但在一些村庄,群众的参与程度不够,村务公开不及时、不透明,重大村务活动缺少监督或监督不到位,村干部权力过大、贪占现象严重,村庄内部矛盾加深,村民不满情绪难以缓解,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时有发生。

  总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家整体性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使农村开始了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农村进入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加速期。农村经济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已成必然之势,农村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及思想基础都发生了显着改变,治理模式亟须转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积累 萌生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