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今年夏收完美收官:一夏连三秋 抢出回旋地


  “天帮忙,政策好,更要人努力。”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种粮大户刘双印流转的1400多亩耕地都是高产创建示范田,麦收时节,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数这块地里有多少“高科技”:品种选的是“矮抗58”和“西农979”,包衣下地;播种要合理密植,10月15日前播完;底肥根据测土配方施,什么时候施、怎么施都有技术员指导;“一喷三防”,虫子还没出来植保站的短信就来了。“你看我的小麦穗大粒重,比普通农民自己种的每亩地至少多打100斤。”刘双印乐得合不拢嘴。

  对农民来说,如果说93%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让他们感到的是“种麦不累”,那么药剂拌种、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一整套防灾减灾关键技术,10个技术指导意见和蹲点包片的农技人员让他们感到的是“种麦不怕”。

  而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的加速推进,一系列区域化、标准化技术模式的应用到田,更让他们感到“种麦有底气”。

  针对今年春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中央财政专项安排39.1亿元资金,支持开展抗灾保春管促春播工作。搭乘补助政策的“顺风车”,一项项关键技术都抢在关键期内进村下田,确保小麦在生育期提前的情况下,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少,千粒重增加。

  “和去年相比,全区亩均增产100斤左右,质量普遍能提高一个等级,大部分能达到国标三等以上。”驻马店市驿城区委副书记李卫明告诉记者。

  夏粮收获早,秋粮更主动

  虽然说“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以秋补夏,担惊受怕”,但夏粮毕竟只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夏播粮食占秋粮的1/3左右,夏玉米占夏粮粮食的近1/4。和小麦相比,夏玉米生长期只有100天左右,回旋余地小,加上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北方秋旱可能性较大,因此今年的夏种关键是一个“抢”字。

  “今年总体是黄淮海小麦返青比常年早7天左右,拔节开花都早7天,成熟期有的地方早五六天,有的地方早两三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说。

  小麦成熟期提前,为下一季玉米留出了宝贵的时间。每年“三夏”之所以紧张,就在于夏收之后,夏种、夏管马上要接上。“玉米是‘七分种、三分管’,大部分技术措施都集中在播种前后10多天里,所以玉米种植技术,第一条就是抢时播种。”赵久然说。

  6月25日,山东省齐河县110万亩夏玉米大部分已经长出了“三叶一心”,长势良好。“今年齐河县的小麦收获集中在6月10日~13日,比往年提前了三四天,收完第二天玉米基本上就播下去了,而且实现了一播全苗。”齐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义告诉记者。

  “从现在来看,玉米长势非常喜人,希望这又是一个丰收年。”王义说。6月中下旬开始,华北地区接连下过了几场雨,一抹新绿已经从金黄的麦茬地里生长起来、舒展开来,成片成片的沃野田畴里蕴含新的生机,秋粮伴随着风调雨顺的祝福,伴随着农民对未来的希冀,茁壮生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玉米 夏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