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今年夏收完美收官:一夏连三秋 抢出回旋地


 

  “三夏”进入尾声,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分析,今年冬小麦继续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预计将提高3公斤以上,11个冬小麦主产省区全部实现增产,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除了夏粮丰收,还有一个重大利好,那就是今年小麦收获期普遍提前,夏种、夏管顺利。“夏播早播种1天,就相当于秋收时抢回3天。”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告诉记者。小麦的抢前收获,抢出了宝贵时间,抢出了回旋余地,为今年秋粮生产打开了良好开端。

  后“十连增”时代的开局之季

  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粮食政策,特别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下,政策是导向,是种粮面积稳不稳、生产投入够不够、种粮积极性高不高等等粮食产量的决定因素。

  去年是我国粮食生产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首次突破60000万吨大关,实现10年连续增产。

  然而,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喜悦,还有一些不同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有三种:有人认为粮食年年增产,不需要花太大力气去抓生产了;有人认为粮食产量已经够了,不需要生产那么多粮食了;还有人认为粮食不足还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自给这根弦可以松一松了。

  粮食生产似乎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在后“十连增”时代,到底应该怎样看待粮食问题,成为当时社会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疑问。在这种背景下,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这是建立在对我国国情深刻认识和对粮食生产史深远思考上的高瞻远瞩,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廓清对粮食安全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

  如果说确定“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是对粮食安全基本导向的坚持,那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思路可以说是我们立足当前国内资源、放眼可持续性作出更科学、更精准的细化目标。

  “口粮”指水稻、小麦,是我国的基本主食,13亿多人,人人要吃,天天要吃;“谷物”除了水稻、小麦之外,主要指的是玉米,玉米是主要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随着肉蛋奶等消费比例的提升,玉米用量将快速增长。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正确理解战略出发点,就是要始终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不动摇,进一步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要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

  夏粮是今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也是中央提出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后的第一季,好政策传导到夏粮生产全过程,为夏粮再丰收把握了航向。

  天帮忙,政策好,更要人努力

  “今年夏粮能否增产,关键是单产能否有所提升。”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说,针对小麦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加强指导服务再夺夏粮丰收攻坚战”,核心就是要加强指导服务,特别是发挥高产创建示范片作用,把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落到实处。

  “牛马年好耕田”,去冬今春相对较好的年景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客观条件,“麦收八、十、三场雨”基本到位,但小麦生育期长达8个月,历经秋冬春夏四季,不确定因素多,从种到收要过干旱、倒春寒、干热风、烂场雨以及病虫害等多重关口,各级政府、农业系统以及广大农民上上下下的努力对夺取丰收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当前苏南进入盛花期,是二次防治关键期;苏中苏北进入初花期,是一次防治关键期,如果错失时机,必将大发生,损失严重!”4月18日,江苏省副省长徐鸣给各市分管农业的市长发短信,要求“认真抓一抓小麦赤霉病防治”。

  副省长亲自发短信抓小麦病虫防治,这还是比较少见的。去冬今春生育期提前5~10天,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遭遇连阴雨天气,加上赤霉病菌源量接近大发生的2012年,赤霉病发生形势特别严峻。

  针对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发生流行的严峻形势,农业部深入推进“春季防病治虫夺夏季粮油丰收行动”,派出7个督导组,分赴江苏、安徽等小麦主产区督促检查小麦“一喷三防”和重大病虫防治等补助政策落实情况,加强指导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玉米 夏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