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牛羊肉价格为何多年持续上扬 供需紧平衡解决有道


  因此,去年8月,国家出台《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调控,着力提高牛羊肉生产能力,引导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对于如何解肉牛肉羊“巨型产业”之困,两位专家均提出国家要制订具有延展性的长期、均衡政策支持。

  我国现有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有一定补贴,但和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动辄上千万的高投入相比显得“杯水车薪”。杜立新说,德国的肉羊补贴占养殖成本的45%,养羊效益好得很。

  曹兵海呼吁在条件允许时对肉牛实行“普惠制”补贴,尤其加大对能繁母牛补贴力度,补出老百姓的养牛积极性。杜立新希望加大公羊良种补贴,“每头种公羊国家补贴800元,能为养殖户带来4000多元的收入,我国良种公羊缺口还有30万头。”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迅速恢复产能、打破资源约束的主要办法。“我国没有实行规模化肉羊养殖(年出栏100头以上)超过70%。”杜立新说。但如果大规模采取标准化养殖,势必带来建牛棚、羊舍以及饲料、雇工等成本增加,过去曾有“富也富不过牛,穷也穷不过牛”的说法,规模化“富养”的成本很高,需要国家出台政策扶持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促进增产另一个途径是提高单产。我国牛羊单产水平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品种是最大制约。曹兵海提出,多年来我国对肉牛品种存在无序改良现象,缺少明确的改良和育种方向。这需要国家加强肉牛肉羊原良种场、种公牛站、品种改良中心和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产业布局发展,曹兵海提出充分利用南方丘陵地区,从甘蔗、香蕉、马铃薯、红薯就地取材,用甘蔗渣、淀粉渣喂牛,成本比秸秆还要低,又能废物利用,一举多得。“释放我国南方的生产潜力,就有希望再收获一个现有中国的肉牛产量。”他说。

  杜立新提出要进一步对我国农业区域合理划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他对新型经营主体寄予很大希望,“现在一些牧区在搞‘家庭牧场’试验,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在国家扶持下,农区搞300头羊的牧场,牧区可以相对多一些,1000头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牛肉 羊肉 母牛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