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能否填补农户“亏账”


 

  “过了5月21日(小满),就只能种大豆了,希望补贴政策赶快出台。”5月8日,黑龙江农垦局红兴隆分局597农场的大豆种植户阚延敏焦急地告诉记者,新的政策迟迟不下来,最终还是选择种了玉米。

  阚延敏期盼的新政策就是即将出台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新政。据悉,发改委一直在酝酿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新改革,而今获得重大突破的只有大豆、棉花两个品种,选择实施目标价格补贴。

  “我们将联合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确保此次改革不引发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发改委农村经济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华夏时报》记者称,继棉花之后,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新政将很快公布。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大豆进口成本大幅度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按照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的解释,新政会减轻进口大豆带来的冲击。但粮食安全问题专家、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却对记者表示,目标价格政策与缓解进口大豆冲击并没有直接关系,“有影响但肯定不大。”

  为什么是大豆?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定点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试点。

  据上述发改委官员介绍,之所以要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是因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这两份文件均已明确“探索建立目标价格补贴制度”。

  “2014年要启动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会长、齐齐哈尔市大豆协会会长陈彦贵提醒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首次提及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在最近一次会上,李朴民表示,这些年,以最低收购和临时收储为主的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补贴和支持农业的基础性措施,“建立目标价格制度,需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此次调整,“或将彻底改变现有政策,对‘三农’影响巨大;因为当下临时收储和最低收购价政策已造成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的严重扭曲。”陈彦贵告诉记者,进口粮食规模大增对国内农业发展冲击巨大,农民卖粮难挫伤了种粮积极性。

  据上述发改委官员介绍,选择大豆作为全国性推广的试点品种,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大豆国内供需缺口较大,80%依赖进口,且已引发了转基因等食品安全问题,临时收储措施的作用非常有限。

  “目标价格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又有利于农民增收,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或许正是新政迟迟难以出台的原因。

  农户的价格账本

  种大豆还是种玉米,价格说了算。

  “最近很多种植户登门拜访,询问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事情,关注的是究竟能给农民补多少钱?”据陈彦贵介绍,近几年,东北的大豆播种面积急剧萎缩,降幅惊人。

  以黑龙江为例,2010年大豆播种面积为6735万亩,2011年下降到5193万亩,2012年不足4000万亩,2013年降至3105万亩。“4年间,种植面积骤减一半多。”陈彦贵担心,明后年大豆的种植将销声匿迹。

  像阚延敏一样再次选择种玉米的大豆种植户不在少数。据记者了解,齐齐哈尔拜泉县的郝文龙、黑龙江逊克县的曹磊,此前都是当地名声显赫的大豆种植户,而今他们都改种玉米了。

  “无利可图。”阚延敏的话一语中的。据其测算,一公顷黄豆只能卖1万元,而一公顷玉米能卖1.5万元。2011年玉米、大豆单产比值为1∶2.8,即1元玉米对应2.8元大豆;但2013年,玉米收购价格为1.11元,大豆价格仅在2.30元,价差悬殊,因此农户弃种大豆。

  此外,“化肥、收割、种子、机耕、喷药及人工费用至少150元/亩,如果租地种植的话,种植成本还会增加200至300元/亩。”阚延敏说,玉米每亩收益为700元至800元,大豆只有销售价格达到5700元至5800元/吨才能和玉米的收益相当,但大豆的价格远没这么高,“2014年大豆市场目标价格确定为4800元/吨,照此种大豆的将入不敷出”。

  最近几年大豆种植成本增加,主要来自地租价格的上涨,而地租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却是临储政策。“我这里一垧地(一垧约一公顷)一年的租金为4600元,若全部种植大豆,成本在7000元以上,太高了。”阚延敏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玉米 粮食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