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走进现代设计农业的新境界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因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瓶颈约束和可持续发展压力。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使粮食和动物蛋白消费的需求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资源的有限供给如何才能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无限变化?

  资源紧约束矛盾突出的江苏顺势而为,在智力资源无限的人类大脑与承载空间无限的网络资源挖掘上大做文章,做新文章。

  他们在全国,也是在全球,最早提出并实践“设计农业”的新理念;在全国最早试水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在全国最先以一个地级市的体量力推生物农业。

  因为,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农业生物技术是解决人类食品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

  于是,在如今的江苏省古都南京,又涌动起一股蕴含着更多人类智慧与现代设计元素的生物农业发展新浪潮,将现代农业推进了一个全新设计与实践的新境界。

  政策设计:三年新增三百亿元的“三级跳高”

  “生物农业是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农业创业的成本相对较低,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率成功率又相对较高,因为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南京有条件高标准规划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生物农业产业基地。”

  杨卫泽履新南京市委书记后,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设计上,把发展生物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将生物农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新平台新空间。

  生物农业发展目标设计:2013年,产业规模100亿元;2014年,208亿元;2015年300亿元。通过专家论证的南京市首个生物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生物农业每年计划新增100亿元。

  生物农业发展规划设计:重点打造生物农业“一谷四园”:以溧水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为载体建设生物农业谷,在浦口、六合、江宁、高淳各建设一个生物农业科技园,突出发展生物种业、生物制品、生物食品、生物质能源四大产业。

  生物农业发展投入设计:每年安排生物农业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成立了南京市紫金农业投资基金,逐步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生物农业投入体系。

  生物农业发展人才设计:每年引进30名领军型农业科技创业人才,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去境外深造,用两年时间对基层农技人员轮训一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联合,每年培养30名农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生物农业之所以有可能成为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就在于人类在生物农业中的地位和对生产过程干预方式的科学改变。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发展生物农业大有潜力。”农学本科、管理学博士出身的市长缪瑞林说。

  目前,许多国家生物农业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25%以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物农业产值正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南京市委、市政府为此把发展生物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

  市农委主任方中友告诉记者,南京市已经形成覆盖全市的生物农业产业发展集群。“一谷四园”中已初步建成相关检测中心、试验站43个,院士、博士后、研究生工作站18个。2013年,全市生物农业产业已经实现100亿元发展目标。

  路径设计:优化三维资源结构的“三业提升”

  “传统农业是以化肥、农药、各种生长激素来发展农业的,产生了环境污染、土壤板结等副作用;传统的农业技术对于农作物增产的‘边际效益’也在逐步递减。

  农业必须向生物农业等高端业态转型。”南京市一位主管农业的领导说。

  2000年,钱学森、卢良恕等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支持发展植物种植业、动物养殖业、微生物发酵转化业的“三维结构”循环农业,力促依靠土地、阳光、露天生产的单一化生产模式传统农业变革。南京又走在了前头。

  有关专家介绍说,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和生物农药几大领域,其中,以种质基因设计为特征的育种业,发展最快,应用最广,也最有潜力。南京生物农业的发展实践,在这方面也是异彩纷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发展 转化 发酵 立方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