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央明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强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月1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一条消息引人关注:“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国家再次提高稻谷最低收购,向社会和种粮农民释放了“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表明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坚定决心。
为了让中国人的“米袋子”更充实,农业部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中,选择东北和长江中下游两大水稻优势产区,推出了17个水稻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这些模式能够解决当前水稻生产中哪些问题,对于即将展开的新一年水稻生产又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农技人员。
Q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专家:稻谷是最重要的口粮品种,是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重中之重。
“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7%,产量占粮食总产的34%。”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张文忠告诉记者,水稻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口粮作物,全国60%的人口以吃米饭为主,稳定发展水稻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口粮安全意义重大。
对于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口粮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稻谷更是如此。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总农艺师杨惠成介绍说,国际市场上稻米交易量很少,常年在700亿斤左右,仅相当于我国稻米消费量的1/4,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靠不住也靠不了。
“目前,尽管我国水稻连年增产,但总体仍处于产需基本平衡。”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认为,随着人口刚性增加,稻谷消费还将稳定增加,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的任务十分繁重。
Q2当前水稻生产有哪些制约因素?
专家:制约因素不少,最主要的是农机农艺融合度不高。
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关键是要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解决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农时季节紧的问题。
“生产技术向省工轻型化转变,而水稻品种不能满足生产技术转型的需要。”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邹应斌举例,如果采用机械插秧,杂交稻用种量就需要增加1倍。
配套技术不完善,推广难到位,也是当前水稻生产的突出问题。“当前机械化发展背景下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还远远不敷应用。”张文忠坦言,“受劳动力成本影响,部分稻农片面追求省工、省力、节本,一些先进实用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难普及。”
“技术储备不足特别是适应机械化、轻简化栽培要求的技术储备不足,对水稻生产的长远发展也形成制约。”方福平说,“目前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大部分品种生育期在120天左右,而晚稻机插秧的品种生育期要求在110天左右。相差的10天,需要从品种开始找回来。”
Q3增产技术模式如何给力水稻生产?
专家:打技术集成的组合拳,挖掘技术增产潜力。
在面积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增产主要靠单产水平的提高。目前,突破性品种和技术不足,如何通过技术模式挖掘增产潜力?
“充分提高温光资源的利用率来提高单产,是技术模式的优势所在。”杨惠成解释说,17种水稻增产技术模式是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筛选出的适宜不同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技术组合,最大限度利用温光资源和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标准化的肥料运筹、水分控制、病虫防控实现栽培技术的到位,也有利于发挥高产品种的增产潜力。
好技术要发挥作用,关键是农民学得会、用得上。张文忠认为,增产技术模式是在粮食高产创建中对成熟技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组装集成的科学、规范、专业的“套餐组合”。万亩片的实践证明,这些技术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优势,使高产地区实现高产更高产,中低产地区实现高产稳产,最终辐射带动不同地区的均衡增产,最大限度地释放各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增产技术模式将高产和高效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增产技术模式按不同规模测算了规模效益,以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生产,实现适宜规模效益。”方福平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2-25/6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