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政策被期望成一道武林帖_农资市场


江湖中有了恩怨,就需要掌门发出武林帖主持公道、维持秩序。这种传统模式根深蒂固地印在中国企业家的血液中。在今天的市场局面下,农资企业也在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窗口期、关税额、淡季储备都成了行业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的闸门。事实上,关税政策和行业产能的增长一直是互动的,政策层面与市场层面这些年都保持着一种良性的关系。

    化肥出口关税是由历史沿革来的,从最早的260元定额税,发展到有税率,然后变成淡旺季窗口期,期间有一年还加了一个特别关税,在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政策的理解和制定也不一样。从长期来看,税率在沿着合理化路径一点点逐渐演变。其实企业很明白就算是完全取消关税,大家眼前的困难也不会瞬间过去。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当关税松动的时候,产能过剩的速度也就加快,在近两年这么高的税率和出口这么难的情况下,我国的产能还是在迅猛发展,如果当初就是一刀切不让出口,国内的产能可能达不到现在这个量,行业企业投资的热情也没有这么高。

    贸易商或生产企业的销售公司在无法控制产能的情况,只能寄希望于出口政策的调整。虽说在现有的行情下,出口的效益并不是最大化的,但农资贸易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他们认为现在我国化肥700万吨的出口都集中到7-10月中,如果能够均衡地放到12月里,就可以通过时间赢得空间,让整个贸易操作相对平顺,买卖双方会在议价方面的心态比较平和。

    面对农资企业希望主管部门在具体政策设计上有关税率点、基准价格以及到10月15日以后延长低关税时日的期望。在2012年中国化肥行业峰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处长吴君杨也表示,市场与政策互动有一个过程,制定政策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因素。我国的产业政策是渐进的过程,调整一项政策一定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充足理由,大家应该一起提出更可行的、更有利于产业前行的建议,让农资行业或者整个农业全局能够受益。

    在产能过剩的行情下,原本平稳执行的淡季储备政策也引发了需不需要保留的争议。相对于其他类型产品在全国平铺,化肥商品最大的特点是年产季销,而且是区域性的。在吴君杨看来,淡储作为政府调控的主要手段,在淡季时给予企业一些补贴,鼓励企业在特定的区域内多存一些化肥,解决生产企业的一些生存压力,同时保证了区域的基本供应。农资产能不会一直过剩,也不会一直短缺,没有绝对的平衡,市场可能会有各种波动,通过这种措施减少、熨平这种波动。化肥行业上游是大的资源企业,下游是消费支付能力比较低的农民,国家有必要在这方面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使企业做大做强。这样做对生产企业是最直接的利好。据悉,《化肥淡储管理办法》已经多次征求多方意见,相关条款的修改已基本达成一致并符合当前储备工作的实际情况,流通企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同时提出农资配送仓储设施是化肥淡储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也是当前农资流通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由于农资配送中心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各级政府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扶持。

    杨建平也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就是市场倒逼、政策调控这两条主线。政策的顶层设计只是规范和引导,企业在产能过剩中只能自己救自己。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是农资流通企业的出路。 应该说,农资企业家是聪明的,他们明白国家化肥政策的出发点就是要保证农业生产,不管是价格还是数量,这个底线不能突破。一方面尽量争取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还得自己重振旗鼓,真正的江湖和武侠小说不一样,没有窍门,只能自己走出自己的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