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城镇化其实已近尾声 而非序幕


  少年人口的增长直线下降,老年人口的直线上升,这种对比,意味着将来中国人口达到峰值之后,将急剧下降。据《大国空巢》一书作者,中国湖南籍美国科学家易富贤研究,今后五年,20至60岁的总劳动力将达到顶峰,此后将出现大规模下降。甚至最早在2014年就可能发生逆转,而在中国的体制下,一项战略的周期,大约为十年左右,由此,在本届政府和下届政府任期内,城镇化即将因人口逆转而遭遇挑战。

  未来,因为人口减少带来的消费市场的大幅萎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足,将重创中国经济,未富先老的现状,亦将严重制约中国的民族生机与活力,劳动力不足,更为直接的是,无数的城市目前所指定的“国家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届时将成为空口承诺,今日已经逐步出现的部分黑灯城市,未来将在中国蔓延,可能才是中国未来的真实写照。

  在推行城镇化战略时,其实国家高层有一个假设和类比,即,全球各发达国家,其城镇化高峰期,也就是工业化高峰期,亦是国力完成飞跃的时期。此言不假,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被忽视,即,多数国家的上升期,均是人口增长期,人口增长曲线,基本与国家经济增长曲线,与城市化曲线同步。

  在二战以后,日本启动了工业化进程,自50年代至1973年,是日本工业化高潮时期,日本年均增长接近10%,进入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至197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78.6%,基本达到高潮。虽然至2011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是自70年代之后逐步趋缓。而日本的人口增长,亦于1972年达到高峰。由此,其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发展的三大高峰期,基本同步。

  不仅是日本,多数现代国家,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与人口发展高峰,基本都是三位一体。

  而中国未来将出现严重的脱节:我们仍然寄希望于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仍然寄希望于城市化率会继续提高,但是,我们的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却开始萎缩,人口发展曲线,与城市化发展曲线,将严重不同步。在人口萎缩的大局之下,却对城镇化寄望太高,恐怕有负重托。

  事实上,中国不仅农村衰败,多剩老弱,城市化进程,已将逐步终结。农业现代化,和城市新居民的工业化,将是一个挑战。同时,纵使未来农村城市再向城市转移,转移来的也是负担,而非动力。即,转移到城市来养老的老人,将多过转移到城市来的儿童,青壮年则几乎没有,因为他们早就来了,只是有的没有常住,无法统计而已。这些中老年人对于城市来说,其消耗远远大于其劳动力贡献,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新的城镇化浪潮,再也不象过去三十年那样,坐吃精锐劳动力带来的财富,而付出低福利成本, 相反,未来的城镇化,福利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精锐劳动力则越来越少。

  纵使现在全面开放计划生育,人的成长期尚有20年左右,仍不足弥补中国劳动力的缺口。未来中国可能将不得不大规模开放移民,今天国人因为高房价而无法享受的住房,在大批老人死亡之后,或者将不得不留给国外青年居住。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涌入大批亚非青年,在北京街头,也已经日益多见。

  或者这将是最大的讽刺。用计划生育节制本国人民的活力与生机,用高房价迫使本民族的青年不得不为生计奔走而丧失朝气,原来最后是为他国人做嫁衣裳。

  中国目前尚未完成产业转型,在全球产业链中也无法短期内升级,由此,中国仍然需要大批产业工人,但是,随着青少年人口的减少,以及高校升学率超过80%,国内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开放移民,并非良谋,但却不失为救急之策。为长久计,中国的计生政策,需要彻底调整,不是开放单独二胎生育,而是彻底开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耕地 农业现代化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