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推动民族山区农民合作社快速有序发展


 

  民族山区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和成因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民族山区合作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截至目前,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合作社已达3287家,资产总额33.46亿元,农产品销售总额36.27亿元。纵向比,总量、合作领域、合作范围等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横向比,全市农业人口788.93万人,农业人口每万人占有合作社量为4.2个,据测算全国农业人口每万人合作社占有量为7.7个,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经对全市合作社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后发现:一是假托合作社之名的不少。二是松散联合或“合而不作”的不少。三是规模大的不多。四是产业合作的多,供销、农机、沼气等专业服务的合作社不多。在毕节市3287家合作社中,种植业类1655家,畜牧养殖类1189家,渔业类8家、加工类2家、林业类83家、农机类24家、沼气类3家、其他423家。

  民族山区合作社普遍存在量少质差规模小的情况,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农民观念相对落后,合作意识、市场意识不强。二是项目和资金短缺,合作的物质基础条件较差。三是政府强力推动,合作社发展呈现“大呼隆”态势,良莠不齐、质量不高。

  民族山区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尴尬”角色和定位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民族山区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遇到了特有的矛盾,其处境显得“尴尬”。矛盾突出表现为:

  矛盾一,现实的社会需要与落后的社会基础之间的突出矛盾。发展合作社、壮大合作社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路径,民族山区并非“特区”。但大部分农民和基层干部缺少觉醒,合作的物质基础也非常缺乏。社会现实和社会需要落差巨大。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只能是在合作社的大旗下,聚集了一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的队伍。

  矛盾二,政府的社会服务角色与合作社主体地位之间的突出矛盾。农民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有形之手直接深入到合作社管理内部。政府作为社会服务者发展合作社的心情急迫,又不能越俎代庖,这与合作社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不紧不慢相比,产生了巨大落差。

  矛盾三,政府有限的手段与合作社太多的服务需要之间的突出矛盾。在此种环境下,民族山区政府所能够动用的手段有限,“帮扶”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民族山区政府本身就是个穷政府,相对于合作社太多的帮扶需要,无疑是手头拮据、力所不逮。

  面对种种特殊的矛盾,民族山区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角色“尴尬”,既不能“越位”,更不能“无为”。笔者认为,民族山区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模式和路径,必须立足民族山区实际,扮演好三个角色:“助推者”、“指导员”和“保护人”。

  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三大角色,可能并非民族山区政府独有,但由于遇到的特有突出矛盾,其角色扮演的深入程度和要求与其它地区大为不同。

  做好助推者

  助推,就是政府要借助在权力范围内的各种手段帮助合作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1.全面宣传普及合作社知识。必须大力宣传普及合作社知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甚至张贴画、标语都是很好的宣传手段,街头村头田头都是很好的宣讲场所。宣传普及合作社知识,重点要适合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口味,要用农民的话,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简明、扼要。

  2.强化科技培训助推合作社。政府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入社进行现场指导,要争取做到送科技入社。同时,加强对合作社领办人的培训,把合作社领办人请到县、请出县、甚至请出省去观摩培训学习。必须加强对合作社社员的培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送教下乡,送教入村、送教入社,结合合作社的产业发展、经营实际,把富有实际经验的农技人员、经营人员、专业教师等请下乡,借用小学的教室、村委会的村部、合作社的办公场所、甚至田间地头当课堂。

  3.打造基地和园区集聚合作社。在民族山区,特殊的气候、地质、地貌条件,特殊的文化背景,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农业生态,决定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自给,但其特色农产品、民族文化产品却别具一格,在外部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面向外部市场、打开外部市场,必须依靠产业集聚、依靠保证品种、品牌、品质,依靠标准化生产和扩大化的市场渠道。单个合作社所缺乏的,正是政府发力的着力点。打造大规模生产的基地和产销加、科工贸于一体全产业、全服务链条的园区,集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合作社采用统一品种、品牌、品质,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或购销渠道,对合作社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品种 沼气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