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实施全球农业战略的总体思路


  基本战略取向

  实施全球农业战略,根本目标是形成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机制,构建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应网络。因此,规划设计全球农业战略,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首先,要以保障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和前提。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以进一步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制度为核心,加强和优化粮食储备体系为关键,健全农产品进口调节机制为补充,构建现代粮食市场体系为支撑,确保立足国内实现稻谷和小麦等主粮的基本自给,形成“立足国内、全球供应”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构架。

  其次,要全面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加大境外农业投资力度,参与国际农业贸易与合作,探索形成多元化农产品进口调节机制,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进口供应体系。

  第三,要深化和拓展农业国际合作,重点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援助。和农业资源合作开发,着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自给能力及出口供应能力;加强与农业资源富裕的发达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合作,积极参与其农业综合开发及全球供应链建设等,多渠道增加全球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倡导“全球责任”的食物权利保障理念,主张农业资源大国及农产品出口大国承担与之匹配的责任和义务,稳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减少生物能源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冲击,保障全球人口的基本食物获取权利。

  与此同时,要注重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国内与国际的关系。既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特别是稻谷和小麦等主粮基本自给,又要坚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粮情的基本取向和战略选择。

  二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走出去”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以“引进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特别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快农业“走出去”,在稳定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基础上,统筹开展境外农业投资、国际农业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农业交流和磋商。

  三是农产品进口品种和供应区域的关系。目前中国农产品进口品种及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对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影响较显著,大国效应凸显。如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5264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以上,相当于国内大豆产量的3.87倍,其中来自美国占42.5%、巴西39.2%、阿根廷14.9%,三国共占96.6%,大豆进口额298.3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31.7%。特别是,进口品种日益集中,使中国选择进口来源地的余地越来越小,对农产品主产国的依赖日益加强。一旦主产国因干旱等原因导致粮食减产,在投机炒作的推波助澜下,将导致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剧烈波动,并通过进口链条以及市场预期快速传导至国内,对国内市场形成严峻冲击。因此,必须加快探索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适度增加农产品加工品和替代性产品进口,以部分替代初级农产品或农业原料进口,既可以实现由多个国家、多种渠道的多元化进口,进一步分散进口风险,又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集中大量进口对国际国内市场及相关产业的影响。例如,适度增加油菜籽、花生、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油脂油料进口,对大豆进口实施部分替代;适量增加各种肉类及其制品进口,对玉米等饲用谷物进口实行部分替代。

  四是境外农业投资项目与地区布局的关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但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更大。应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政府为支撑,选择资源丰富而廉价、政治相对稳定、法律法规制度相对健全、政府鼓励引进外资和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国家、黑海地区、拉丁美洲、非洲),就大豆、棉花、棕榈油、食糖、木薯、玉米、渔业等当前或今后可能大量进口的农产品,通过新建或合资参与东道国贸易和物流、投资加工产业、兴建生产基地等方式,加大农业境外投资,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境外农产品供应后备基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业资源 大豆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