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正处于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全县有扶贫重点村166个,绝对贫困人口9.55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6.46%。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30元,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2487元、1571元,治穷致富、同步小康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坚持以巴山新居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培育新型经济组织为纽带,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推动扶贫开发六个转变,促进民生切实改善。
一、坚持规划引领,实现点式扶贫向全域扶贫转变
把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协调推进,改变就扶贫抓扶贫、就农村抓扶贫的方式,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围绕国家2011―2020扶贫开发纲要和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编制《十年扶贫规划(2011―2020)》、《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南江县)(2011―2015)》、《率先建设扶贫攻坚示范县实施方案》等规划,同步编制新居、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实现了扶贫规划全域覆盖,重点突出,推动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突出扶贫重点,实现由单项扶贫向综合扶贫转变
(一)实施巴山新居工程。按照“建设光雾山幸福美丽新村”的思路,花大力气建设巴山新居,到2017年,完成8.6万户土坯(危旧)房改造,建成综合体7个、中心村21个、聚居点1038个,基本实现户户住上新居。
(二)实施乡村道路工程。把乡村道路通达通畅作为扶贫攻坚的基础任务,加快推进乡村道路改造和建设。到2017年,全面建成县到乡一小时经济圈,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全部中心村和多数建制村通班车,根本解决群众出行难、产品运输难问题。
(三)实施产业扶贫工程。立足南江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江黄羊、金银花、富硒茶、山核桃、翡翠米、七彩林业六大特色扶贫产业,按照“推进一片扶贫、建成一片产业”思路,把南江建成西部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围绕医药食品产业、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产业园区,充分开放合作,全力招大引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17年,园区年产值实现100亿元。高端发展生态旅游,坚持招商开发与自主建设并重,全力抓好景区整体打造,把光雾山建成西部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1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5亿元。
(四)实施教育提高工程。把教育提高作为治穷治愚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大力实施职教攻坚战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扎实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实施公共服务工程。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扶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加快农村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建设。
(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地灾防治和水土保持等工作,促进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加快建设川东北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保护屏障。
三、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由单元扶贫向连片扶贫转变
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的思路,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战略,整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将全县48个乡镇522个村规划为10个扶贫开发片区,坚持每年启动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梯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努力实现“一片一片的规划、一片一片的推进、一片一片的脱贫”。初步建成覆盖12个乡镇112个村11万人的元顶子片、红光―沙河―东榆片,减少贫困人口5.85万人。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县9.5万人减贫目标。
四、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一)深入推动科技扶贫。围绕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强化县、乡、村、农业科技大户四级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48个乡镇成立农技站、畜牧站、林业站等科技站所,建成农村科技专家大院7个,初步建成了全域覆盖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围绕培养1名科技明白人、减少1户贫困户,依托省林科院、省森防站、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深入开展“科技三下乡”、“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切实加大实用科技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带动全县10万农户创业致富。切实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年均技能型人才输出20万人次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8-27/6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