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作社
规模效益每亩节本增收300元,但部分农民不太愿意流转土地
亲耕田合作社账本
农民托管小麦每亩单产提高150斤,单价高5分,每亩至少可增收200元,成本节省100多元
合作社统一收购粮食,麦季每亩获利50元,1万亩利润50万元
家中无粮,心里发慌。时至今日,河南部分农民还不能接受拿钱到市场上去买粮。这让封丘县亲耕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曹宪钊伤透了脑筋。
合作社原计划在封丘县19个乡镇成立30家永业村科技服务站,每个站流转土地3000亩。但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
2012年亲耕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出了小麦托管模式,从种到收为农民提供一条龙服务,只收取农资投入品费用。这种新模式,在不改变土地属性的前提下解决了当前农村粮食生产中的劳动力短缺、技术瓶颈等难题。数据会说话:2012年,托管耕地平均单产提高150斤,合作社以每斤高于市场价5分的价格回收粮食,这样下来,农民每亩至少可增收200元。加上1亩小麦还能节省成本100多元。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托管更大的实惠还在于有时间出去打工增加收入。应举镇应举村村民崔若军长期在家种地,自从加入土地托管后,2012年10月份出去打工,到目前共务工6个月,收入了18000元。
合作社基本不从托管农民身上获利,而是将托管生产的粮食统一收购,为中粮集团等粮食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料,每亩可获利50元。
曹宪钊说,这种新型托管模式这些年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除了本身的比较效益摆在那里,还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不然,单靠合作社的力量根本发展不了这么快。
封丘县农业局局长王振洪说,从散户、大户、合作社的账本可以看出,规模种粮的效益实实在在。他以单产举例,近两年来,封丘全县建成5个万亩高产示范方, 7个高产示范乡(镇),12块高产攻关田。日前,测产数字表明,高产示范乡镇平均亩产567公斤,万亩方平均亩产609.8公斤,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667.9公斤。“这也为农民群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跟着学的示范样板。”
4.建议
健全保障机制,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至2012年,河南省夏粮已经“十连增”,今年有望“十一连增”。根据测算,河南要达到中央提出的2020年13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平均每年需要增产20多亿斤。但近年来粮食生产各项指标增幅趋缓,表明粮食生产受到了日益突出的“瓶颈效应”制约。如何突破瓶颈,让粮食产量和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李洪连认为,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粮食持续稳定增产保障体系。“要从产业政策、基础条件、技术支撑、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支持和不断提升。”
他建议,在有条件地区,各级政府应逐步引导土地流转到粮食生产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手中,进一步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增产增效。
李洪连建议, 国家在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同时,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加大对粮食生产和调出大县的奖励力度,保护农民种粮和基层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改善服务方式,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
从硬件来看,河南粮食继续增产的制约因素也不少。其中,高标准农田比例偏低,全省仍有5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2000多万亩“靠天收”农田。粮食生产中的病虫害比较严重,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较差。
河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牛玉国建议,设法扩大引黄灌溉面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中低产田和“靠天收”农田改造进度,争取国家有关资金支持,实行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病虫害公益性“统防统治”,提升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6-09/6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