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40亿力保草原生态143万户农牧民受益


图为在内蒙古自治区巴音嘎查牧民合作社牧场上奔跑的杜蒙羊羔。

    “内蒙古草原牧区为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和食品安全、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应把‘三牧’问题放在与‘三农’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防 止在大农业概念下,出现以农代牧、以农盖牧的倾向……”2010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和内蒙古代表团提出的有关增加惠牧补贴、提高牧 民收入的建议,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完善惠牧政策,增加牧民收入”的建议确定为当年的重点处理建议之一,交由国家财政部牵头承办,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负责督办。

    201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6亿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8个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 制。其中国家每年投入到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补奖机制的资金就达40.4亿元,涵盖了内蒙古自治区所有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1号文件决 定,每年自治区财政拿出9亿元,对阶段性禁牧、牧民转移就业、购置牧机具、牧区燃油和牲畜良种等进行补贴,加上各盟市旗县每年投入6亿余元,全区达到15 亿元左右。这样,加上国家补奖机制的投入,每年投资总额将超过55个亿,连续5年的投资总额将在275个亿左右。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史无前例的。

    时隔一年有余,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内蒙古自治区运行状况如何,补奖资金是否真正发放到农牧民手中,相关发放标准和监督监管措施是否建立,草原生态总体状况如何,牧区牧民生产生活情况怎样,奖补机制落地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带着这些疑问,《法制日报》记者近日深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腹地,走进牧区人家,对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全面落实情况开展深入调研。

    制定配套制度

    确保补奖到户

    【现场】“我们这里的牧民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卡,政府把草原补奖的钱都打到这张卡里了。只要在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所里输入密码就能把钱取出来,非常方便。”在牧民格根哈斯的家里,格根哈斯高兴地向记者展示了她家的“一卡通”,记者看到这张卡上画着一只金牛。

    “这是自治区财政为农牧民统一配发的,牧民们都叫它‘金牛卡’。”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乡)人大主席乌日图向记者介绍。

    一张小小的“金牛卡”,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牧民,承载着国家对草原牧民的深切关怀。按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规定,格根哈斯家一万 三千亩的草牧场,一年下来,能拿到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补贴约四五万元,再加上自家搞起来的家庭生态旅游,格根哈斯成了查干诺尔嘎查(村)远近闻名的致富带 头人。

    【声音】“2011年,国家共安排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40.4475亿元。如何确保国家这笔钱真正发放到农牧民手里,真 正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真正促进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以及自治区农牧业厅等相关部门研究和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内蒙古 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牧远说。

    为确保草原补奖资金落实到位,自治区农牧业厅历时半年多的时间,对草原牧区牧民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研,从数据汇总分析、方案编制、数据测 算,到年终的方案审批、逐户落实、补贴发放、督查调研等工作的认真开展,再到相关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确保了草原补奖机制在自治区全区内开局良好。

    牧远表示,为保障草原补奖机制的顺利实施,保障农牧户的应得利益,自治区在全面落实草原补奖机制时,坚持“五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生态保护 草畜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