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下降无法第一时间反映到零售终端
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滞后性
马大嫂的菜篮子要得实惠还得等等
记者 刘乐平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明确自今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
住在武林路上一小区的郑小姐,上周末在万寿亭农贸市场购买了接下来一周要吃的蔬菜:一个花菜、一斤包心菜、一斤茄子、一斤青尖椒和一斤菠菜。价钱分别是2.8元/斤、1.9元/斤、5.0元/斤、4.0元/斤和4.0元/斤。一共花去了超过17元钱。
这一消息给她带来的“利好”是,再过些时候,她再去买菜,可能会省下几毛钱到一元多钱。尽管她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根据权威部门的静态测算,该政策实施后,蔬菜流通环节减税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左右。
价起价落根在供求关系
天寒地冻,又逢年关,近日蔬菜类价格有上涨走高之势。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下旬开始全国蔬菜价格整体上涨,12月份以来涨速明显加快。与2011年11月20日相比,2012年1月8 日,21种监测蔬菜平均价格涨幅已经超过30%。分品种看,超八成监测蔬菜品种价格上涨,其中四季豆、黄瓜、茄子、菜椒、尖椒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涨幅均在 55%―75%之间。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关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消息从未间断。对此,长期关注农业经济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金少胜博士解释说,菜价之所以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不外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蔬菜利润很薄,菜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而城市郊边的菜地越来越少,这些都影响着市场上蔬菜的供给。”
需求表现得更直接。金少胜举例说,绍兴产的青果,之前大量出口日本的,日本一旦进口少了或者不进口了,结果全滞销,价格自然要跌,种植户就很受伤。
在整个产业链上也有问题。“蔬菜本身价值比较低,如果每个环节都加价上去的话,最终一看,比例就很高了。一块一斤的蔬菜,加个三五毛钱,就是百分之三五十了,比例很高。反之,单价高的话,流通费用就不是这么明显了。”金少胜说。
新政影响
惠及大型蔬菜销售企业
恰在此时,国家两部委决定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记者从财政部官方网站看到,两部门同时以附件的形式印发了享受免 税政策蔬菜主要品种目录,该目录共包括14个类别219个品种的蔬菜。经挑选、清洗、切分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属于享受免税政策蔬菜的范围。
此前的政策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税,而非自产农业产品征税。农业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则要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农业产品 按13%税率征收、小规模纳税人按3%征收。金少胜认为,这一举措对大中型蔬菜物流企业而言确实是利好。因为,对一些本来就没有缴纳增值税的小企业和个人 而言,本来就没有影响。对大中型流通企业而言,增值税免除多出的利润很可观。
零售终端短期内变化不大
两个村子的白菜故事:相隔几十公里,一个村子的白菜卖不出去可能烂在地里,而另一个村子的农民因为没有田地只能买菜吃。这时候一个南方人出现了,他用自己的钱从滞销地购买了100万斤白菜,然后免费分发给失地村庄的农民。
这是今年冬天发生在北方某地的一个真实故事。记录这个故事的网友“记小楠”在其微博上说,“今年白菜卖不动,明年还要种!他们愚昧吗?他们可能更多的是无奈……所以农民们告诉我:‘我们跟赌博一样,就是撞运气,三年能撞上一次就行了。’”
这个故事背后是一个有关“卖菜难、买菜贵”的难题。那么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能够破解这一难题?金少胜认为,仅仅靠减税还不够。“减税这个政策,反映到终端过程是比较慢的。国外有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成本上升在终端的反映要比成本下降在终端的反映来得快得多。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相对于市场来说,单个的消费者是处于弱势的地位。“应该不难理解,超市里的商品调价效率总是很高的,而降价总是比较难。”
应对措施
让蔬菜从田间直接到菜篮子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1-11/5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