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重旱区早稻晚稻接连遭殃


  初秋的北京,已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但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显示全国最新旱情信息的监视图上,西南、南疆和内蒙古大部还是三大块深红甚至棕色区域——重旱乃至极旱仍在肆虐。

  来自国家防总的最新统计数字,清晰地显示旱情导致的灾害——截至9月上旬,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358万亩,1454万人、91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一年几旱的严峻形势,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心腹之患”。

  云南??

  连旱7个月 “滇东粮仓”不产粮

  9月,收获的季节。但在西南部分地区,庄稼却大片枯萎。

  有“滇东粮仓”之称的云南省曲靖、昭通等地,出现持续时间7个月、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明晃晃的太阳持续煎烤着红土地。不足一米高的玉米、水稻,被当地农民无奈地收割后用作饲料。

  今年以来,西南大部降雨量总体偏少,特别是入汛以来,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贵州、云南两省433条中小河流断流,800多座小水库干涸。水力发电量大幅减少,部分工业企业被迫错峰限电。

  贵州??

  损失史上最大 村民喝水靠送水

  “洗手干”,是贵州农民对今年大旱的一种形象说法——刚把秧苗插上、把手洗干净,老天爷就再也没下过雨了。“全村方圆8公里范围内已经找不到水源,270多户1200人全靠乡村干部送水,快一个月了。只要一天不送水,村民就没水喝。”贵州省思南县香坝乡一碗水村村支书严小龙说,“全村800多头猪、近300头牛,基本上都被迫卖掉了”。

  截至12日,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31个县特旱,39个县重旱。这是贵州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旱灾影响面、受灾程度、灾害损失最大的一年。

  四川??

  大面积绝收 稻田裂口能放拳头

  塘库蓄水枯竭,田地失水龟裂,粮经作物减产绝收……今年川南的泸州市古蔺、叙永等县遭遇春、夏、伏三连旱,至今旱情仍在持续。

  叙永县赤水镇松林村今年的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松林村村民李茂桂说:“正常年份,家里能收4000斤玉米,今年只能收300斤,旱情实在太重。”

  古蔺县的旱情同样严重。记者在古蔺县德耀镇双凤村看到,稻田里的裂口能放进拳头。双凤村支书骆国其介绍,今年全村种了1200亩玉米,500亩绝收;种了2850亩水稻,绝收1700亩。

  据最新统计,目前泸州市有142个乡镇受灾,133万多人、109万多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重旱农作物达314万余亩。其中,成灾面积220万余亩、绝收面积82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18.7亿多元。

  长江中下游??

  鄱阳湖水位每天急降0.2米

  而在中国水量最丰沛的“鱼米之乡”,今年也一样饱受旱情肆虐。从年初到6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少57%,除汉江流域外,其他地区降水量均创61年同期降水量最小值。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鄱阳湖一度缩成一块“小水洼”——水面减少了一半多。旱情最严重时,湘鄂赣皖苏5省耕地受旱面积达5695万亩,383万人饮水困难。

  然后,6月初旱情在这里“急刹车”,出现流域性旱涝急转。仅一个多月后,旱象再度露头。洞庭湖、鄱阳湖一年内两度因旱“瘦身”。至9月上旬,鄱阳湖通江湖体已不足1000平方公里,远低于多年同期均值2890平方公里水平。目前,鄱阳湖水位以每天0.1米至0.2米的速度急降。

  “早稻旱完,晚稻又旱,一年两旱,实在少见!”江西安义县义基村的种粮大户杜木火感叹。

  中央再拨

  13亿元抗旱资金

  记者昨日从财政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对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抗旱救灾的支持力度,近日,中央财政再次拨付抗旱救灾资金13亿元。

  其中,综合财力补助资金2亿元,抗旱救灾专项资金8亿元,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用于旱区受灾群众生活救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增强县级应急抗旱服务能力建设、恢复农业生产以及加强抗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析因

  水利“欠账”多 工程性缺水严重

  今年汛期,全国江河基本安澜,但从春到秋,从小麦主产区到“鱼米之乡”和西南大部,旱灾却相继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立方米 粮仓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