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产品涨价应让农民分享GDP红利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滚滚而来的热钱构筑的盛宴,为何不能让农民分一杯羹?

  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水平,政府部门向我们展现出两种思路。日前,福州开始对大白菜、上海青、豆芽菜和空心菜实施“限价令”,报道称多家超市连锁门店4类蔬菜两日急降15%-50%;浙江和江苏等地开始下发物价补贴,杭州市已向2万余人发放400万余元。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大趋势,金融危机之前的物价体系亟需洗牌。由于过重依赖地产和外向型产业,一方面,经济数据报表展现出来的财富经历了天量增长,另一方面,这部分财富过度集中于地产、金融等行业,市场激励逐渐病态,一度造成“实业不如炒股,炒股不如炒房”的怪现象,这都是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大瓶颈。

  从这一点上说,农产品涨价是个好现象:生活必需品成本提高,以及取材于农副产品的相干产业随之水涨船高,在这场CPI快速增长引发的阵痛之后,传统行业或告别微利甚至负利的状态,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瓦解掉地产和资本市场盲目吸金的困局。

  如果仅仅为了报表经济,限制物价洗牌,纵容地产和资本市场的高收益恣意地鹤立鸡群,无疑是玩引火自焚的游戏。美国推出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既成事实,国内势必将上演又一场热钱的疯狂。同期,国内将于11月16日再次上调准备金率,下一轮加息周期逐渐明朗,国际热钱进入的冲动陡然增强。而极具炒作魅力的国内股票市场和楼市,一旦遭遇热钱狙击,留下的将仅仅是财富外流和高企的经济泡沫。

  在这场“印钞机的狂欢”中,农民能先分得一杯羹,才给予传统产业和低收入群体分一杯羹的可能。

  物价水平飙升令市场蹙眉,主要原因不在于涨幅的拉宽,而是目前低收入民众购买力过弱。财富过度集中于个别行业,引发劳动力最密集产业利润低,普通劳动者能够分享到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中央政府旨在推行的经济结构转型,目的不外乎就是改变这种状态,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更大化的GDP红利。

  其实无论是福州的“限价令”,抑或江浙推出的物价补贴,出发点无疑是平抑物价飞涨引发的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飙升。尤其是物价补贴,在农产品价格飙升尚未带动其他传统行业收入提高之前,用现金缓解生活压力的骤增,政府果断地与低收入者分享财富,也不失是一种过渡期间的“良策”。

  除此之外,近期不少地方政府提高最低收入标准、提高低保水平,以及提出最低收入标准与人均GDP的联动,均可望在价格洗牌引发的阵痛中,为底层收入者骤增的压力部分埋单。不过长期来看,只有价格洗牌引发市场激励调整,更多的行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点,大部分劳动者才能够享受到更高的薪金水平。真正的 GDP红利分享大戏或许正在开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豆芽菜 上海青 大白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