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禁令突来经营性业务被停 中储粮盲目扩张前路不明


  中储粮盲目扩张?

  其实,从一开始,中储粮就有自我经营的空间和冲动,“中储粮总公司成立之后,一方面要求其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管理,确保国家需要时调的动、用得上;另一方面,作为一家企业,国资委要对其进行考核,它也需要有自身的一些经营性业务。”一位接近中储粮的人士对记者说。

  但市场其他主体的担心确是事实。“其实,中储粮的经营业务和政策业务很难完全区分开,”一位地方粮食局官员对记者说,“他们的政策性优势使得他们在农发行那里是黄金客户,贷款非常容易,这样其经营性业务的开展自然非常顺利。”

  就连那位中储粮直属库的工作人员都承认,中储粮近年来对自身效益的追求过于明显,“而且在战术运用上不恰当,在下达给基层直属库的辅储贸易计划指标过高,不仅难以消化,还存在着盲目的扩张,这样难免抢占其他大中型粮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而在中储粮完全退出经营性收购之后,到底对于国家控制粮价上涨步伐的愿望会有多大帮助,现在似乎还很难下结论。记者了解到,在中晚稻主产区江西、湖北等地,稻谷的收购价格仍然在不断攀升,江西优质稻的收购价已经从最初的1.14元/斤涨到现在的超过1.50元/斤。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还处在高位上涨的态势。

  国内一家大型外资大米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收购在继续,“中储粮之前在水稻方面的收购以早稻居多,中晚稻比较少,这次国家粮食局发布的六条措施,使得具有合法的粮食收储资格的企业的收购变得更加顺畅。”河南一家面粉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中储粮的经营性收储业务这两年做的很大,他们被停,对他们的竞争压力自然小了很多。

  在河北沧州,原本位于那里的中储粮直属库往年这个时候正在积极的为南方的加工、贸易企业代收代储粮食,“不过,现在全停了。”一位沧州粮食局官员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研究,在中储粮退出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于后市的价格走势,他表示很迷茫。

  背后的争夺

  一位地方粮食局的官员对记者说,“这也说明国家对于中储粮的定位和态度在发生变化。”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近些年来中储粮系统的迅速壮大和膨胀,导致各级地方粮食系统的管辖和利益空间不断被挤压,记者之前曾经在河北、山东、江西等地调查发现,中储粮不断将地方资产优良的粮库上收为直属库,使得各个地方粮食局大为不满。这些上收的粮库大多是1997年之后的几年间由国债资金建设的,中储粮成立之后,就开始逐步上收,“等于是把这部分资产上收到中央层面。”中储粮新闻发言人魏强说。

  “但其实这些粮库的建设地方的投资也不小,普遍给予了配套的优惠措施,比如土地划拨和税费的减免。而现在他们要无条件的收上去,如果不交就要求地方掏租赁费,可以直接从中央通过其下拨的仓储费用中扣除,所以地方政府也没办法。”一位地方粮食局负责人说,他认为这是中央和地方利益的一种调整,“但是这种调整没有考虑到地方的利益。”

  之前存在了几十年,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粮食系统在经历了一轮轮的改制之后力量已经显得薄弱了许多,很多县级的粮食局甚至都已经撤并,而中储粮的壮大则让他们更为恐惧,“再这样发展下去,甚至国家粮食局都显得很尴尬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因此,很多粮食系统人士对中储粮被叫停经营性业务是持欢迎态度的,其实,中央层面的态度似乎在慢慢变化,“在之前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储粮管理条例》中都显示,地方粮食管理部门根本无权监管中储粮,不过在今年年初颁布的《粮油仓储管理办法》中就没有将其排除在外,而是规定地方粮食管理部门负责其辖区内的粮油仓储监督管理,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改进。”那位地方粮食局官员对记者说。

  在这一轮对于调控权力的争夺中,似乎粮食局系统占了上风。

  但多位中储粮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储粮退出贸易经营业务,唯一受益的就是外资企业,近几年外资企业一直试图增加对原粮的控制,尤其是外资企业都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产业链,中储粮退出贸易经营业务体系,势必会给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产业链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产业链上的利益将被外资粮食巨头所攫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晚稻 面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