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正在加紧步伐从“大粮仓”到“大粮商”转变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不得不把脚步停了下来。
在一份10月初下发的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秋粮收购和当前粮食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中,有一条是专门针对中储粮的,要求它停止一切“经营性”购销业务,也就是说,除了对国家储备粮进行收储、轮换等“政策性”业务之外,中储粮不能再进行其他粮食购销经营。一时间,市场哗然一片。
近年来,依靠手中掌握的充足粮源,中储粮已经成为我国调控粮食市场的主要依靠力量。但这个巨无霸也越来越引起其他市场主体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不满和警惕,被指为推高粮价的主要力量,且对其下游的购粮主体多有不合理的倾轧。
更重要的是,这一禁令也使得中储粮之前一路高歌的发展之路戛然而止,国家对国内粮油市场的调控思路似乎正在转向另一个方向。
禁令突来
“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是内部传达下发的。”一位粮食局官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整个文件有11条,内容涵盖整个粮食市场的调控工作,其中专门有一条是要求中储粮停止经营性业务的。”
记者了解到,这份文件提出的粮食市场调控措施包括:控制农发行贷款、不许主要的国有粮食企业入市收购、核定粮食收购企业的最高库存量、检查各地粮食经营者和企业的收购资格等等。相对其他只是较往年更为严厉的条款,对中储粮经营业务的禁令在其中自然最为显眼。
通知下发后,中储粮总公司于10月9日宣布全面暂停除与储备吞吐轮换直接相关业务以外的其他购销经营活动。令下如山,“现在我们那些经营性业务全部都停了。作为中储粮只能严格执行国务院的规定。”一位中储粮总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其实,国务院的通知针对的是整个粮食市场采取的调控措施。今年以来粮价的快速飙升导致食品价格的上涨越来越让调控部门感到头疼。而夏粮收购时各个收购主体的抢夺和竞相抬价已经使得小麦的价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点,中储粮系统作为国内最主要的粮食收购主体则一再受到舆论的关注和指责。减少市场收购主体似乎是调控部门想到的最直接的手段。
在11月4日,国家粮食局下发的针对秋粮收购进行监督检查的通知中,列出了6条监管措施,也再次重申,对中储粮直属企业违反国务院有关要求,从事与储备吞吐轮换直接相关业务以外的其他商业经营活动,要加以制止,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及时报告国家有关部门。
事实上,外界对于中储粮此次被暂停的经营性业务知之甚少。这个机构最主要的职责是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含中央储备油)的经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最为常见的就是2006年开始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和定期组织的临时储备粮拍卖。这些业务都是“政策性业务”,其所需的收购资金有农业发展银行负责贷款,而国家财政则负责承担其储备粮存储期间的相关费用且留有相当的利润空间,毫无疑问,这些政策性业务能为其提供旱涝保收的收入。
而随着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提出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发展思路,近几年,中储粮的经营性业务也做的风生水起。“这几年中储粮的摊子已经铺开了,各地成立了很多贸易收储公司,人员、场地什么的都弄好了。”一位接近中储粮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贸易收储公司一般是在各个分公司的名下成立的,“几乎每个分公司都有。”再加上其遍布全国各地的几百个直属库所做的购销经营,规模可想而知。另外,据统计2008年年底中储粮从事粮油加工业务的企业已达53家,涉及大米、面粉、食品、玉米、油脂等。
在近两年粮食市场价格不断高涨,执行最低收购价的“托市收购”经常无法启动的情况下,经营性业务收入在中储粮总收入中的比重自然越来越高,不过,要想弄清楚到底占多大比重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连中储粮的新闻发言人说自己也并不清楚。而之前有媒体报道说经营性收入几乎能占到中储粮总收入中的一半,不过记者未能对此进行证实。“但是现在都被切断了。”那位知情人士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1-15/5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