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李励年
据预测,2010年南极磷虾产量将比以往年份增加一倍。然而,对全球磷虾产业的主要参与者而言,如何将这些渔获物转化为企业利润,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目前依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盈利模式是成功关键
磷虾具有不同寻常的营养价值,对于水产饲料行业和营养保健品行业,这种体态娇小的甲壳类动物中蕴藏着巨大的利润并且可能会给这些行业带来全新的变化。因此,国际实力集团巨资投入南极磷虾产业,大量投机资金也驻留其中,用真金白银豪赌磷虾。在2010年,参与磷虾捕捞和加工企业或许能够为这一产业找出盈利的模式。
南极磷虾的资源量估计为5亿吨,但是为了保护磷虾资源和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物种,捕捞量被限制在其中的极小部分,然而从1960年开始磷虾探捕以来,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一家不享受政府补贴的商业性捕捞公司前去申请这些宝贵的配额。
在最近的几十年间,磷虾的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吨~12万吨之间,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捕捞高峰期每年50万吨的产量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前苏联派出了由国家财政支持、规模庞大的船队从事南极磷虾捕捞。
人们从开始大规模捕捞磷虾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尽管在利用磷虾制作虾粉、虾油、提取酶和蛋白质的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有大量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
大量文献资料记录了从事磷虾产业的困难与艰辛。巨额的成本,物流和后勤保障困难,加工工艺复杂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南极磷虾的捕捞和利用成为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产业。另外,涉及磷虾产业的企业,如果不能像先前那样得到政府补贴就无法募集到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是由25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负责南极地区渔业资源的管理。该组织的执行秘书丹齐尔·米勒说:“假如你在15年前问我南极磷虾产业的前景,我可能会说,2010年南极磷虾产量将会达到100万吨,但实际进展情况比当时的预想要缓慢的多。”
“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诸多技术问题制约了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渔船和捕捞技术可以并且正在得到不断改进,然而,就目前而言,南极磷虾产业仍然需要巨额资金来推动,尽管该产业具有市场潜力,但因资金需求巨大,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路途仍十分遥远。”
2007年~2008年度的捕捞季节,只有6个国家8艘渔船参与了南极磷虾捕捞,总产量为12.5万吨,而2009年的捕捞情况也不够理想,总产量仅为10万吨。
挪威、日本、韩国、波兰、俄罗斯和中国的大型拖网渔船都参与了2010年度的南极磷虾捕捞,乌克兰等国也在积极准备参与这一产业。
南极磷虾产业进展缓慢并非因为参与者完全无利可图。2009年度,南极磷虾产品,包括磷虾粉、冷冻条虾、虾丸、虾油和其它营养保健品的总产值估计约为3500万美元。当然,这些产值与参与者近几年的巨额投入相比是不相匹配的。
南极磷虾,这个世界上单一物种中生物量最大的无脊椎动物,目前的总可捕量(TAC)被限定为600多万吨,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即使上述的可捕量全部完成,南极磷虾资源依然是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
根据南极和南大洋联盟的统计,2008和2009年度,在CCAMLR管辖的主要水域,收到各国上报的计划捕捞量为36.3万吨,与2009年的87.9万吨相比明显下降。
CCAMLR执行秘书丹齐尔·米勒说:“从过去几年间收到的各国上报计划捕捞量中可以看出,参与者对磷虾产业的前景过于乐观,期望值过高。2008年共收到20多条渔船上报的捕捞计划书,参与国都希望创造新的记录,但是其中不少因为资金耗尽而不得不中途退出。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情况是,许多可靠的迹象显示了磷虾产业的利润所在,并且参与者的资金状况比以前略显稳定。预计在2010年的捕捞季节,中途退出者会有所减少。”
2010年,由于新进者携巨额资金参与角逐,磷虾产业也许将会出现多年来最具戏剧性的变化,专家预测2010年磷虾的产量将会在2009年10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
2010年1月,挪威磷虾海产品公司(Krill Sea products)派出1艘133米长的渔轮“ThorshΦvdi号”参与南极磷虾捕捞。该船由货轮改装而成,投入使用后将开始尝试使用安装在船上的加工设备直接对渔获物进行加工,从磷虾中提取高端蛋白和鱼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4-14/4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