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创新农村信访工作建设和谐新农村


     民心安,农村稳。建设和谐村,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是关键。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凸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能否妥善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广大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农村群众信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群体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农村群众信访问题往往涉及的人数多,牵涉面广,单个的问题也往往引发群体性矛盾。一些群众也错误认为上访群体效应越大,误导一些上访群众采用一些极端手段,纠集几十或近百人,以群体上访形式向各级党委政府施压,造成恶劣影响,极大干扰了信访工作秩序。

  二是部分农村群众越级上访。相当部分群众片面认为,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越级上访借助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压力才有希望解决。因此直接到县、市、省等相关部门上访的多,到村、镇级反映问题的少,造成越级上访现象严重。导致镇、村工作非常被动,不利于信访信息的正常畅通,不利于对信访事件的协调处理。

  三是众多因素干扰依法息访。目前,我国法制体系建设尚不健全,农村人口的法律宣传普及受到条件限制,农村群众学法不够,守法、用法意识不强,个别机关和干部的非理性干扰也导致能够依法依规解决的信访问题成为特例特办,助长了少数群众信访的非理性和违法性。

  四是部分上访群众因自己的上访要求在政策范围内未得到完全满足,便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没有引起领导重视,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层层上访,或是到党政机关,反复找到党政领导,缠住党政领导,要求解决问题。

  五是极少数群众违法上访。农村群众上访,相关部门和干部在接访的方法和态度上,在相关政策的把握和宣传上,稍微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引发上访群众情绪激化和行为失控。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上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心理,蛊惑上访人员采用过激违法行为。

  为什么当前群众信访工作出现上述突出问题,经过调查思考,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访群众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水平较低。尽管农村群众学法守法意识普遍增强,但与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法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而,不少农村群众不懂依法维权,或者是根本不懂法。

  二是少数上级本部和领导干部官僚衙门作风影响极坏。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少数部门和干部害怕群众越级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和认真的对待,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很通畅,导致上访群众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没有受到重视,从而通过越级上访和聚众上访等各种形式向党委、政府施压。

  三是用群众依法维权信访用法成本较高。一些农民群众认为,走上法庭支付大,又麻烦,而上访一般花费较少,而且“操作”方便,有时“上访”到一位领导人,一个“批示”就解决了问题。这样,既经济又实惠,因而不少农民群众也就选择上访。

  四是群众信访接处缺乏约束机制。在基层,有些矛盾纠纷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现行政策范围内一时无法解决,基层在处理上访问题和接待上访人员时,只能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导致上访人员认为基层是在推脱敷衍。

  做好农村群众上访工作,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就必须认真研究当前群众信访工作的现实和问题,创新新时期群众信访工作的思路和机制,完善群众信访工作体系:

  一是用情构筑党政领导真情信访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把群众的信访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转换立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二是用信构筑信访信息预测预警体系。深入调查研究,排查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矛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尽早化解矛盾,把群体性上访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领导接访、约访、回访群众活动,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与上访人员搞好沟通。

  三是用法构筑依法信访教育体系。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以“五五”普法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等有效载体,进行积极广泛的宣传,将《信访条例》等信访法律法规切实宣传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达到增强群众依法信访自觉性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处理 群体 载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