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品牌农业走出发展新路子


  今年,市农业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继续按照“一个中心、四项重点”的部署,在十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继续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势头。

  本报讯 (通讯员张振成闫坤)2009年我市着力建设30处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全市特色品牌基地面积达到83万亩,核心区面积达到3万亩,涉及专业乡镇22个,专业村77个,打造出了以章丘大葱、商南彩椒、垛石番茄、曲堤黄瓜等为代表的几十个各具特色的品牌农产品。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在发展中求突破,走出了品牌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我市坚持“干就干好,做就做大、做强,以特色塑品牌,向品牌要效益”的发展理念。全市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基地核心示范区,建立展示田、精品田、攻关田、极品田、实验田、种子田,充分发挥“六田”示范带动作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同时,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导建设单位通过参观考察、交流学习、贸易洽谈等方式,寻找差距,转变观念,彻底消除了“酒香不怕巷子深”、“产品供不应求不愁卖,品牌提升等一等”的惰性思维。

  在扶持机制上,市农业局坚持以奖代补的原则,实行先干后扶持,谁干扶持谁,大干大扶持,小干小扶持,不干不扶持的方法,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基地建设上,彻底打破了“上半年组织项目申报,下半年下达项目计划,年底资金到账,突击搞建设验收”等怪现象,农业项目实施出现新局面;在土地流转机制上,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本着依法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认研究探讨并试运行多种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引导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形成连片规模开发,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实现效益最大化。

  更加注重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今年,在市农业局的大力推动下,章丘大葱生产实现了四项关键技术突破,即破除章丘大葱不串根不长的传统观念,提出解决“化葱”问题的可行措施,突破七八月份不能生产章丘大葱的禁锢、推广栽插技术,为探讨大葱周年生产、发展高档精品大葱奠定了基础。曲堤黄瓜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实践中突出进行了“三改”,即改嫁接方法靠接为插接、改黑籽(南瓜砧木)为黄籽(南瓜砧木)、改生产方式一茬为二茬。这其中“一茬改两茬”生产模式仅一年时间便由试验性推广迈向全面推广。“三改”不仅提高了黄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性,而且大大增加了黄瓜产量、农民的收入和经营者的效益,取得明显成效。结合董家草莓特色品牌基地草莓生产间歇期,推广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创新“两种四收”种植模式,进一步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不仅实现了亩产西瓜30000斤,亩收入5-10万元的高效益,而且延长了济南本地西瓜市场供应期(传统为4—8月,新技术实施后为4-11月),济南当地8—10月不产西瓜成为了历史。

  “一转一合”创村经营体制

  今年以来,我市以“一转一合”为切入点,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方面,进一步促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新突破。

  在稳定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我市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8.6万亩,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5.1%;涉及农户5万余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2%。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确保农村土地流转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探索鼓励多种形式进行、多种主体参与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流转形式上,全市形成了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流转形式并存的新格局。流转主体上,逐渐由过去的以农民为主转向了农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科研机构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土地 大葱 蔬菜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