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们该如何面对外资入侵中国种业




  以蔬菜种子为例,农民最开始种的蔬菜种子是国产的,但是外资的种子进来以后,外企首先在我国做试验,免费提供种子给农民。当农民使用后,发现这个种子比国产的种子产量高的时候,就会开始购买国外的种子,开始的时候价钱比较低,然后逐步提价。在发现农民已经习惯用这个种子的时候,外资企业就一下子把价格提上来了,导致现在蔬菜种子方面有“一克种子一克金”的状况。

  我国种子产业比较分散。现在我国有执照的种子企业有3000多家,这些企业可以研发、实验、生产、销售,还有十几万家小企业或者个体户是经营种子,进行分销的。这样就形成企业很多,却没有龙头的现状。我们国家一家种子企业的销售额在几亿人民币就很了不起了,这样的企业没几家,而跨国公司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营业额可能是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甚至几百亿美元。因此,我国企业在竞争中像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应对

  技术创新要舍得花钱建立中国的“最终种子库”

  记者: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种业的竞争力?

  赵刚:首先技术创新是关键。我国的种业要从源头上发展,必须要提高种业创新的能力。尤其是杂交种子和生物转基因种子这两类,都是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部分。

  加大研发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专家研究新品种是需要经费的,而且是很花钱的,实验设备、实验室、还有种植的时候需要的地、人,这都是需要投入的。现在我们政府已经开始非常重视转基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当中有十六个重大专项,其中就有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这么一项。

  还有,我们要建立很好的研究体制,培养自己优秀的研发队伍,并在经营方面下大力量。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形成龙头企业,只有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我们的种业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那么该如何来建立龙头企业呢?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控,促使企业间合并重组;还可以通过政府成立国有企业来领导市场;另外,除了产学研联盟之外,我们还推出了一种新的方式,用种子企业来兼并科研院所,这样就达到了科研与生产一体的效果。

  记者:种子安全也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为预防全球重大灾难危及人类生活,全球100多个国家达成协议,在北极地区建造“最终种子库”,中国能不能成为这个种子库的受益者?

  赵刚:现在这个种子库的钥匙掌握在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会的手中,是这个机构联合挪威政府建造了这个种子库。由于对这个种子库的背景和来历还没有研究透彻,所以我们现在还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我们现在担心的是,如果在不清楚这些信息的情况下,贸然加入这个种子库,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的种子贡献出来,而到最后发现这是个骗局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因为我们的那些种质资源可能就已经被破解甚至盗用了。其实这个种子库也是个基因库,现在发达国家为了从战略上来控制世界上的种质资源,就破解其中的一些基因,从而生产一些生物武器来威胁其他国家,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利,我个人认为我们还不能成为这个种子库的受益者。

  记者:那我们有没有自己的种子储备来确保我国的种子安全呢?

  赵刚:我们有啊!我们在云南等地区就有这样的“最终种子库”,也在采集我国的种子。种子库并不一定得在北极那个地方,我们也能够找到适当的储存环境,而且现在的保存技术也提高了,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方面也很先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来保存种子,自己来建立“最终种子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大田作物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