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们该如何面对外资入侵中国种业




  为什么这么多的钱会流入跨国公司的口袋?就是因为国内种子企业、科研院所生产不出同样水平的种子。这就面临着另外一个更加重大的问题——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问题。本来我国的种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跨国公司大量涌入,严重挤压了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使我国种业面临巨大的威胁。

  记者:种业可是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啊,我国种业受到这么大的威胁,是否会危及粮食安全?

  赵刚:种业的安全是和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如果我国种业市场由“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将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从经济角度看,“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势必导致国内种业萧条。这样一来,把握着生物技术的跨国公司就会拥有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控制权。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缺少前瞻意识,极有可能在农业发展上受制于人。

  一些发达国家可能就会利用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以及跨国公司的网络,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占领这些国家的市场,从而控制这个国家的种子体系甚至粮食体系。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不仅大量的财富被掠夺,还会受到其他方面威胁。一些国家利用自己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种子进行研究,开发生物武器,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如美国曾经研发出一种粮食种子,这种种子可以杀死精子,食用这种粮食的国家可能从此就消失了,这是非常可怕的。

  记者:有报道称,我国很多种质资源被国外偷取和克隆以后,又反过来成为跨国公司制约我国技术发展的专利手段,是这样吗?

  赵刚:有这样的事情,美国就从中国拿走大豆种子,把里面的成分提取出来申请专利,现在美国申请了野生大豆的专利有160多种,这还是我国无意中发现的一个事实。有很多的事情我们还不知道,还鲜为人知。

  现在的后果就是,我们种中国的大豆,还得向国外交钱,要是不交就侵权。农民种大豆完全成了一种出卖劳力、出卖资源的行为。另外,这些品种的专利几乎被国外垄断了,只要一研究就可能会侵犯他们的专利权,所以现在我们很被动,这就是国外的专利壁垒、专利陷阱,他们就是要提高门槛,使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对我们非常不利。

  溯源

  研发投入较低没有强大的龙头企业

  记者:赵老师,为什么我们生产不出高档次的种子呢?我们不是也有专门的科研院所进行种子研发吗?

  赵刚:我们国家主要是由科研机构和大学来进行新品种的研发,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省一级的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下属的一些科研机构,还有各个农业大学,各大学内部的农业、生物专业。这些科研机构有的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去经营;有的科研机构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缺乏试验,所以他们与企业联合来进行大田的试验,试验成熟后由企业来进行经营、销售,利益双方根据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有的科研院所自己办一个种子公司,来经营种子。

  记者:这种研发体系与国外有什么不同?

  赵刚:国外大都是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自己来研发新品种,然后生产、销售,形成了一条龙。如孟山都、先锋、先正达,他们都有自己庞大的研究机构,有很强的研究力量,同时投入也很多,比如将收入的10%都投入到研发当中了。另外,这种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使得研究人员很快就能接收到市场反馈的信息,各个环节当中的衔接也非常顺畅,因而竞争力也比较强。

  与国外相比,我们现在的生产模式分割比较严重,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还不是很密切。

  记者:除了生产模式,还有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种业发展受限制?

  赵刚:有很多原因限制着我国种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在种子的研发上投入很低。我们主要靠国家的投入,科研单位、大学获得的种子科研经费主要来自国家和政府的项目,来自企业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很少。

  其次,我们的人才容易流失。国外的企业进入中国以后,利用优厚的条件把人才吸引过去了,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冲击。

  另外,经济全球化也使我国种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大田作物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