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国有粮库改革“提速” 企大欺农农民无奈


  当前,一些粮食主产省政府倾向于采取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策略,将自己的粮食事权责任限定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范围内,省级储备粮规模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最低限度,全力支持中央储备粮体系在本区域“做强做大”,从而顺理成章地将粮农保护、粮食流通风险交由中央承担。

  “企大欺农”,农民无奈

  从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状况及国有收储企业的运作形式看,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把定价权牢牢地把握在手里。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不断采取价格手段来争夺粮源和与同类企业竞争,另外由于农村交通状况的改善及运输条件的升级,以前所谓的区域优势和劣势已经不是很明显,谁家收购价高,谁占有的粮源就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定价就能决定一个企业的“势力范围”。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企业出于逐利的本性,难免会买涨不买落,卖跌不卖涨。事实证明,仅仅靠收储企业“自律”,确保粮农分享粮市红利是办不到的。长春周边德惠、农安、榆树等全国产粮大县的农民们纷纷反映,今年不少粮食加工企业开始收湿玉米的时候价格给得非常高,可当后来大伙都纷纷去卖粮的时候,价格一下子又给压下去了,或者从扣水、扣杂等方面降低粮食价格,农民十分无奈。

  农民惜售、售粮期延长、收粮企业多元化争市等一系列变化,使粮食市场的监管难度增加,原先的季节管理变成了常年管理,原先单一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管理转变成多元管理。监管部门能不能及时适应目前的市场变化,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农民利益?吉林省部分基层干部对半月谈记者说,原先为了让农民卖上好价钱,不至于“吃亏”,经常是到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去“求”人高抬贵手,从粮食价格、扣水扣杂等方面对农民进行照顾。虽然现在农民售粮自主性增强,但是在一些收粮企业面前,单个农民在销售过程中无力保护自己的利益,想拿到卖粮款都成了棘手的难题。这在以往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作为流通主渠道的时期是极少出现的情况。(记者 齐海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