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粮食银行”解除粮农后顾之忧的有益探索


        编者按:当前正是全国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望着到手的粮食,农民们除了喜悦之情,还会为能否达到增产增收而担忧。山西省长治市创办的“粮食银行”则为解除粮农的后顾之忧提供了一种借鉴。

        据记者调查,去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粮食系统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以基层粮站为基础,借鉴现代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开展了兴办“粮食银行”的尝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出现了农民增收、粮企增效、政府解困三方共赢局面。

        陈旧粮食经营模式呼唤“粮食银行”

        襄垣县是山西省长治市最早尝试兴办“粮食银行”的县区。县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说,与以往有政策扶持不同,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企业无论用什么方式收购农民粮食,都需要现金兑付,同时要向银行贷款并支付利息,粮食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与此同时,粮食企业还很难掌握粮源,无法适时开展有效经营。

        此外,对农民而言,还存在储粮难、卖粮难问题。据了解,襄垣是玉米高产区,玉米产量大。农民粮食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存在家里受天气、虫害、鼠害等危害,每年的损耗率高达8%到10%,变相降低了农民种植收益。

        针对上述状况,襄垣县粮食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借鉴现代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于2006年5月在该县古韩粮站创办了第一家“粮食银行”服务所。到目前全县已发展“粮食银行”乡级服务所2家、村级服务处2家。去年长治市还同时在沁县、武乡县开展了兴办“粮食银行”的试验。

        长治市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粮食银行”是以粮食企业为载体,把农民与企业利益、生产者与经营者利益联系在一起。具体说,就是农民或其他粮食经营者,将暂时闲置的粮食储存于“粮食银行”,“粮食银行”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经营运作,在粮食的流动和周转中获得增值效益,从而使农民的粮食保底不亏本并实现粮食企业的发展。

        “粮食银行”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存取自由。农民到“粮食银行”存粮坚持自愿原则,可一次性或分批量存入。“粮食银行”按照存粮时的市场价格,给每个存粮户办理一张“存粮折”。农民存粮的时间长短不限,粮权不变,可以随时提取存粮或兑现,储存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是保值增值。农民存粮后可以直接提取现金,也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随时进行结算。如果市场价格上涨,就按上涨价格结算;市场价格下跌时,则按存入时的价格结算。

        三是与便民连锁店联网,兑换方便。农民凭“存粮折”既可以在存粮点兑换粮食,也可以到粮食系统在全县开设的“粮油超市”或便民连锁店,按当日粮价结算,兑换成品粮油或其他商品。

        “粮食银行”促成三方共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运行,长治市“粮食银行”促成了农民、粮食企业、政府三方共赢的局面。

        首先,方便了农民、促进了农民增收。襄垣县虒亭镇大池村村民郭树荣去年种了12亩地,产下的1万多斤玉米晒干后全部存进了县“粮食银行”大池服务处。他说,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方便,不像放在自己家里不仅发愁卖的问题,还为虫害损耗什么的心疼;二是再不用担心市场风险,还增加了收入。比如在玉米价格每斤7毛钱的时候存到“银行”里,等到价格涨到每斤7毛5分钱的时候再兑换现钱,我们每斤就多赚了5分钱。他表示,有了“粮食银行”农民是受益者。过去老百姓对市场不了解,粮价变动比较快,一不小心遇到价格低的时候,我们就赔了。

        据介绍,去年在襄垣县“粮食银行”古韩服务所存粮的农户达到1650户,占到全辖区农户总数的12%,累计储粮达800多万斤。通过免费存储、减少损耗、低存高卖等途径,全年能为储粮农民带来可观的增收效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农民增收 鼠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