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记者,我一直注重细节,不论是采访还是稿件的谋篇剪裁,我都渴望有精彩的细节照亮整篇报道,感动大片读者。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叫《什么是真正强大的中国》,讲了100年来关于中国的四个不同细节,最后一个人的命运最让我感动。有一位从大陆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将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辞职去了南非,做点小生意过日子。那时候的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黄种人是有色人种,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
1964年10月17日,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上车后他习惯地往车后面走。司机对他说,你不用去后面了。老先生非常诧异,说:“我是中国人。”司机说:“我知道,我看出来了。”老先生说:“那我不就应该坐在后面?”司机说:“难道你没看今天的报纸?昨天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当然是优等民族。从今天起,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泪流满面地说:“这车我不坐了,我下车走路。”红色中国为他挣来了前排座,挣来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尊严。
看了这篇文章,我差点流泪,也想写一些让别人流泪(至少有流泪的冲动)的细节,可搜了半天,想起一个细节,倒是让我差点笑出泪。
我的一个女同事参加一家化肥生产企业的现场采访活动。这个公司的名字就不说出来了,免得广告嫌疑。这个公司产品的一个优点就是品质好,与环境较亲和。因为有些化学肥料施到地里,由于配比不均衡养分残留大,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里土壤都是一块一块的,农民得用镢头把它们一块块敲碎。不仅增加劳动量,也破坏土壤的结构,影响收成。这个公司的肥料施到田里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土壤疏松不板结了。
何以见得呢?一个挺伟大的细节出现了!
现场请来的一个老农举手发言:怎么向你们这些城里的记者说清楚呢?就拿我们切身的感受来说明吧。我们下地遇上要“解手”(就是大便),都是解在自家地里,收割讲究颗粒归仓,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解完手不是得擦嘛,地里哪有纸,都是顺手捡一块土坷垃一蹭算完。可现在不行了,自打施了这化肥,土壤不板结了,我们现在上自家地里解手,连土坷垃都不好找了;即使偶尔见到一块也不好用,它不结实呀。上次我毫不容易捡着一块,一擦就散了,结果擦自己一手。要说这肥料哪儿都好,就这点不好!
大伙都笑翻了。他讲得太形象、太有说服力了,可就是不好用在报道中。我想既是笔谈就不同于一般的报道,今天写出来让大家也笑一笑。说不定还能笑出点什么感触呢!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出版后风靡全国,一版再版。应该说细节的作用差不多地球人都知道了。我觉得细节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它既可以导致成败,又能够反映成败。就说上面那家公司吧,人家在生产肥料时就准确测土,精心配比养分,还注意到了不同地块的酸碱度。要说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的这些细节功夫农民用户未必清楚,但施用后的效果总会用蛛丝马迹的细节来揭示。细节的成功总能在成功后的细节中体现,而细节的失败也总难在失败后的细节中掩藏。用文一点的词说叫“天道酬勤”、“天不藏奸”,用粗一点的话讲就是——你肥料的好坏,俺们用屁股就能知道。
细节虽小,力有千钧,对写文章和造肥料都一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7-12-11/20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