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乡村振兴这样干 三年要有大进展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地方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

  乡风文明是保障

  兴优秀文化 刮文明乡风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

  公共文化资源要向乡村倾斜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治理有效是基础
  优选“头雁”严惩腐败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自治法治德治结合

  保乡村活力和谐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集中清理上级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
    建设法治乡村。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 建立健全 休闲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