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去年新修订的有机食品认证办法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很难保证质量。把非有机当有机,或者有机成分不达标,企业重市场轻奶源,为认证而认证,认证过后就不按规范组织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政府层面未能有力监管,又缺乏具体的检测手段和标准,导致有机、非有机真假难测难分。
一位奶粉企业负责人表示,即便是拿到生产地、销售地双重有机认证,依然存在造假的可能。“比如说某企业获得的生产许可是500吨,但是实际却生产了800吨,甚至更多,这些多出来的部分是很难被发现的。”
实际上,类似问题不仅在国内存在,国外也一样,最终能否一如既往地做到真有机,很大程度上得靠企业和牧场的自律,不过国外造假的违法成本要高得多。
在王丁棉看来,企业要寻找一种适宜有机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并鼓励全产业链发展有机奶事业。同时,政府要将有机奶纳入监管范围,对市场进行整顿,把打着有机旗号的假有机产品清除出局。 叶碧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8-09-09/138931.html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下一篇 :昌江首个扶贫生态奶业基地进入收获期